然而,喬允升並未著急接下話茬,反而說了一句讓唐劍秋感到疑惑的一番話:
“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唐大人,這官場的水深著呢。”
喬允升說這話無疑是向給唐劍秋提個醒,畢竟在他看來唐劍秋的資歷還是太年輕了,這才不過二十出頭,還未經歷過真正的險惡。
然而,他並不知道唐劍秋其實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官場之道,既然重活一次那就激起浪花!
喬允升這話就是想告訴他平日裡防著點,別看有些人對你畢恭畢敬,實際上他們不過是一群衣冠禽獸罷了,他們比你這些老實憨厚之人更具有野心。
“多謝尚書大人美意,在下記住了。”
畢竟唐劍秋也算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又怎會不懂這其中的道理?只恨自己前世豬油蒙了心,錯信他人,臨死前還落下個意圖謀反的下場!
“說來還不知唐大人字什麼,既然能認得大人純屬天意,全當交了一個朋友才是。”
他已經許久沒有這麼暢快了,伯牙善古琴,鍾子期善聽,而今日他就遇到了知音,又怎會放過這大好時機?
“此乃唐某榮幸,小子唐劍秋,字追暮,北平宛平縣人,在此見過大人!”說著唐劍秋就對著喬允升拜了一下。
喬允升見狀連忙說道:“無需多禮,我喬允升,字吉甫,號鶴皋,猛津人,說來我這個年紀也算是結忘年交了。”
他不得不感慨一句歲月不饒人。
“大人資歷深厚,為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明,更是造福一方百姓,唐某應向大人學習才是。”
“哈哈哈,既然你我二人結交為朋友不如明日叫上官兵開棺驗屍?”他倒是想好好見識那紀綱究竟是人是鬼!
“一切單憑大人做主。”
在這件事情上喬允升的權利還是比自己大的,唐劍秋應允了下來,能跟喬允升這樣的清官成為朋友也是一件喜事。
接下來就等明日開館見分曉了!
……
次日,辰時未至,雞鳴聲卻響了第三聲,身為錦衣衛及一眾官兵很早就起來了。
他們得到命令,今日要前往埋葬紀綱的地方。
雖然當時的紀綱以謀大逆的罪名被處死但這也不代表他沒有資格入土。
當然,在這件事情上唐劍秋比他們還要積極,他醒的更早。
與其說是醒的早倒不如說是他想了一夜,對於紀綱死後化身為厲鬼一案而苦惱。
想了許久也算有了答案,眾人來到了埋葬紀綱的地方,也是有了說不出的心情。
有的錦衣衛帶上鐵鍬,還有的帶上鋤頭,就準備幹活。
唐劍秋目光冰冷,如視惡敵一般兇戾,盯著紀綱靈位,則聲命令道:
“刨土開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