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章 抄家

何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人選,但每個人都想先聽聽其他人的說法。

秦天野當仁不讓,“萬歲,若真如安雲昌所言,此案牽扯著刑部舊案,老臣私以為,為了避嫌和公正,不如由地方官或此次回京的將領參與其中。”

地方官、將領?杜海安和黃通心中同時浮現一人:蔣錦宗。若將此案交由蔣錦宗共審,哪還不如不審!

黃通剛要出列反駁,尹騫卻先一步開口了。

“萬歲,老臣覺得申國公言之有理。”尹騫含笑道,“此案由六部九寺的官員與大理寺、京兆府同審,確實可能有失公正。”

秦田野雖不知尹騫為何向著自己說話,不過這老東西今日如此識趣,還是讓秦天野很是滿意,便問道,“太傅可有保舉之人?”

這話該由萬歲問吧?秦相這樣,萬歲不會生氣麼?付常春心頭一跳,抬眼偷看萬歲,萬歲依舊面無表情,讓人看不出喜怒。

尹騫向著萬歲拱手,“萬歲,老臣聽了秦相之言,想到一人:御史臺大夫荊吉良。”

秦天野的眉頭猛地皺起,眼中戾氣盡顯;杜海安的嘴邊則現了笑紋,,太傅此議,無人可駁;黃通暗中給尹騫豎起大拇指,姜果然還是老的辣!

景和帝若有所思,示意尹騫繼續講吓去。

尹騫拱手,“前朝貞觀年間,御史臺設臺獄,處理與文武官員貪墨、瀆職有關的詞訟。自此,前朝凡有大案,皆由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組成三法司共審。我朝自太祖開國以來,御史臺雖不設臺獄,但除其風聞奏事外,亦擔著京官、軍隊的監察事務。御史臺獨立於六部九寺之外,荊吉良任御史大夫數十年,兩袖清風、忠肝義膽,此案由御史大夫荊吉良共審,定能令人心腹,免去申國公所慮之憂。”

確是如此。景和帝點頭,“太傅言之有理,眾卿以為如何?”

殿中靜寂幾息,黃通見秦天野想不出反駁之詞,便樂呵呵地躬身行禮,“臣也以為,讓御史臺與大理寺、京兆府共審此案最為穩妥。”

太傅提的是“御史大夫”共審,到了黃閣老這裡便是御史臺共審,付常春吞了吞口水,仔細回憶自己近六年來所作所為,才稍稍安心,轉眼去看杜閣老和京兆府尹張文江。

杜海安躬身行禮,“荊大人的為人微臣萬分敬佩,臣附議。”

秦相沒開口,張文江是沒資格開口的。不過三位閣老都站出來了,他也不能慫!張文江心一橫牙一咬,要前途拼一把,出列躬身道,“臣附議。”

張文江都表態了,付常春立刻跟上,“臣附議。”

景和帝微微點頭,主動詢問右相,“申國公以為如何?”

殿中六人,五人穿同一條褲子,他還能說什麼?就算他像說什麼,也辨不過尹騫這老東西。秦天野躬身,“臣附議。”

甚好,景和帝點頭,“便依眾卿,此案由大理寺、御史臺和京兆府三部共審。”

“臣等遵旨。”眾人躬身行禮,逃過一劫的付常春心中竊喜,被萬歲拍在最後頭的張文江心中有些不滿,但也只能憋著。

秦天野又道,“家醜不可外揚,此時十二國使節在京,不宜興師動眾審理此案。不如等使節們離京之後再行審問,萬歲以為如何?”

景和帝點頭,“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