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爺嚼著魚丸,狡猾地笑了。
姜槐立刻道,“二哥蒙的!”
“知我者,三弟也。”姜二爺喝完湯又盛了一碗,才道,“前些日查抄孟家時,搜出的金銀財寶不過四箱,我第一個就想到他可能將家財藏在別處。孟回舟這樣的人,放心把錢財交給外人管著?”
姜松和姜槐齊齊搖頭。
姜二爺越發得意了,“我早就聽說過,有些貪官汙吏怕翻船之後滅門無後,會提前佈置後手,為自己留下香火便是其中之一。然後我就猜測,孟回舟或許還有兒子。他秘密把家財放在了那個兒子手裡。”
“為何不是放在孟尋義那裡?”姜松問著,又給二弟添了幾個魚丸。
姜二爺喝湯,姜槐道,“因為放在孟尋義手中,孟二和孟三知道後一定不幹。”
有道理,姜松點頭。
“我問了母親,母親說孟回舟的兩個妾生子都被他夫人弄死了,那這個兒子一定是他的偷生子。若是偷生子,他會將兒子藏在哪裡?”姜二爺賣了個官司,見大哥和三弟都盯著自己,才得意洋洋地繼續道,“我讓姜明調查這些年來,孟回舟出康安城都去了何處,發現他十幾年來去過三次扶溝縣。我便猜測,孟家的偷生子可能在扶溝縣。”
合情合理,二弟越來越有出息了,姜松欣慰點頭。
“扶溝縣地方不小,孟回舟具體去了哪裡我也不知。所以我便用了個土辦法,給扶溝縣令去了封書信,讓他將縣內姓孟的富戶匯總成冊,儘快送到西城兵馬司。”姜二爺頓住,看著大哥和三弟。
姜槐立刻挑起大拇指,“二哥高明!”
姜松則問道,“你怎會確定那偷生子一定姓孟?”
“大哥覺得以孟回舟的性子,能讓他兒子改姓麼?”
不會,姜松和姜槐搖頭。
“待扶溝縣姓孟的富戶花名冊到了我的手裡,我數了數竟有四十多戶。但我只掃了一遍,就猜到了哪個可能是孟回舟的偷生子!”姜二爺說完,又看著大哥和三弟。
姜槐立刻催促道,“二哥怎麼發現的?”
姜松眼一瞪,“還不快講!”
“其中有一家父已亡母在世,家主年不過三旬,姓孟名成業。孟成業有兩子:孟少鯤、孟少鵬。我一看便知是這家,因為這仨名字一看就是孟回舟起的!”姜二爺說完,又盯著大哥和三弟。
姜松……
姜槐挑起兩個大拇指,“二哥高明啊!這仨名兒一聽就跟孟家人是一掛的!孟回舟最好面子工夫,兒孫的名字都是查了又查、想了又想才起的,所以每一個都那麼彆扭!”
“就是!”姜二爺跟三弟碰了碰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