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正早上發作之後,姜家的孩子們都被趕到了新院讀書。不過他們哪有心思讀書,就連平日裡書本不離手的姜慕燕都不住地向外張望。
從早等到晚,才終於等到大好訊息,孩子們一窩蜂地衝到西院給姜二爺道喜。聽到母親真給她生了個弟弟,姜留很替母親高興。大周女子承擔著為夫家傳宗接代的重大責任,早日生下兒子,她們就能早日踏實地過日子。
姜慕燕則直接高興哭了,不過沒有人說她不該在大喜的日子落眼淚,因為姜老夫人和姜松哭得比她還兇,就連姜槐都忍不住熱淚盈眶,受這樣的氣氛感染,姜二爺也哭了。一方面是因為他終於有了嫡子,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的兒子長得太醜了,一點也不像他的親生兒子。
可千真萬確,那就是親生的。聽到母親說“六郎的臉盤和眉眼都隨他爹,長大了準又是個俊俏的美男子”時,姜二爺紅著眼圈道,“娘,您別這麼說,兒明白。”
他再醜也是雅正辛苦十月、痛了一天才給自己生下的親生兒子,再醜他也不嫌棄……
“好,好。”姜老夫人一邊拍著兒子的手一邊流淚,姜松和姜槐也頻頻點頭。
姜留看著這場面,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屋裡的姜六郎也哭了,姜老夫人連忙道,“快讓奶孃把孩子抱到外間餵奶,莫吵醒了雅正,讓她再睡會兒。”
聽婆婆這麼說,陳氏和閆氏心裡陣陣泛酸水。母子連心,孩子一哭,雅正便醒了,睜開眼找孩子,要給他餵奶。陳氏和閆氏跟著婆婆進屋忙活了一達通,總算讓六郎吃上了第一口奶。兒媳奶水不足,姜老夫人立刻命人將魚湯、雞湯、豬蹄湯一碗碗往屋裡端。
月子裡的湯有多難喝,兒子剛兩歲的閆氏記憶尤深,心裡的酸立刻被感同身受壓了下去,安慰二嫂道,“二嫂不急,多吃多睡,奶水自然而然就多了。”
生了三個孩子,就沒為奶水不足發愁過的陳氏,因為找到了雅正不如自己的地方,十分高興,“不多也沒事兒,還有奶孃在呢。”
孩子白日裡吃親孃的奶,晚上由奶孃喂。只有親孃奶水不足,孩子白天才會吃奶孃的奶,這是姜家的規矩。
雅正吃了湯水有了些力氣,勸著婆婆回去歇息。姜老夫人不放心,看著孫子吃飽睡下後,才回了北院。大夥都走了,三小隻才有機會輕手輕腳地進屋看弟弟。
姜留一看弟弟的小臉,就知道為啥她爹總是一副喜中帶愁的模樣了。因為她弟弟長得跟小老頭一樣,乾癟乾癟的。
“弟弟臉上沒什麼肉,卻有六斤八兩重,說明他個子大。”姜慕燕很滿意。
姜留覺得很有道理,“等弟弟長了肉就好好看了,對吧哥?”
“嗯。”江凌點頭,父親模樣一等一,母親也不難看,按說弟弟應該不會醜吧,江凌也覺得不靠譜。
初為人母的雅正含笑問道,“五郎叫小樹,六郎該取個什麼小名才好?”
按照姜冕在世時給孫兒們起好的名字,姜家六郎大名姜思源。
聽到母親這麼問,姜慕燕和江凌的目光都落在姜留身上,還不等姜留開口,坐在桌邊的姜二爺生怕留兒給兒子整個小樹一樣的名字出來,立刻道,“就叫源兒吧。”
被截胡的姜留頗感遺憾,不過為了安慰父親受傷的心,她點頭道,“源兒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