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再不捨,正月十六還是如期而至。
這日一大早,姜二爺便與曾顯志一起進宮面聖,然後趕奔明德門。此去肅州千里迢迢,第一步便從明德門開始。
城門內外,密密麻麻站滿了送行的百姓和官員,姜家人和曾家人站在最前方,與親人話別。
因為時節不合適,姜二爺最終還是選擇了最保守的衣著——官服,騎的也是從兒子的馬場裡選出來的,跟得勝長得差不多的蒙古馬。料峭春寒中,姜二爺給母親磕了三個頭,起身又與家人一一告別後翻身上馬,待曾顯志和江凌也上馬之後,他才高喝一聲,“啟程!”
八百羽林衛、上百任家軍齊動,揚起的塵土將姜二爺父子的身影吞沒。待煙塵散去,哪還有兒子的影子,姜老夫人放下車簾,淚如雨下。
出南城門沿驛道行五里的驛亭內,姜慕燕、姜留、姜大郎和鄭采薇四人見姜二爺騎馬趕來,姜二郎和江凌騎馬,緊緊跟在他的左右,江熹景跟在江凌另一側。一見這場面,姜慕燕的淚水便忍不住地落了下來。姜留和鄭采薇也忍不住熱淚盈眶,隨著大郎哥迎出亭去。
姜二爺請曾顯志先行一步,他和義子和二郎下馬,飲了大郎和兩個閨女送上來的踐行酒。
江凌接的是姜留手中的酒。飲盡之後,江凌把杯子遞給妹妹,仔細叮嚀道,“此處風大,早點回城。”
掛著眼淚的姜留吸了吸小鼻子,笑道, “好。哥你們也別總騎著馬, 坐馬車裡比騎馬暖和。”
“好。”江凌應了一聲,抬手給妹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鬢髮。見旁邊大哥抬胳膊把二哥摟在了懷裡,鄭采薇也抱著了大表哥,即將遠行的江凌再也忍不住了, 抬臂抱住了姜留。小臉貼在冰冷的盔甲上, 姜留的眼淚就落了下來。
“哥……”
“嗯。”
“早點回來。”
“好。”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裘叔”見眾人依依不捨, 便上前拱手笑道, “雖說此時柳枝還沒綠,但也可折柳相贈。六姑娘夠不到柳枝, 可要老夫幫姑娘折幾枝?”
嘲笑她矮是吧!姜留推開哥哥, 抬腳跳到亭子欄杆上,抬手摺了一大把柳枝!
“裘叔”露出笑容,臉上的傷疤跟著扭動,顯得十分猙獰。
在父親懷裡泣不成聲的姜慕燕也擦了擦眼淚, 抬手摺下一根柳枝, 雙手遞給父親, “望爹爹保重身體, 早日歸來。”
“好。”紅著眼圈的姜二爺接過柳枝。
姜留也把柳枝遞給爹爹, “爹爹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累了就歇著, 千萬別委屈了自己。”
“好。”姜二爺應下, 笑道, “為父這一路上發現好吃的,便叫人給你們帶回來嚐嚐。”
“嗯。”姜留應下, 又把一根柳枝遞給姜二郎,“二哥, 你也要吃好睡好,記得給家裡寫信。”
“好。”姜二郎接過柳枝, 揉了揉六妹妹的頭,“放心吧。”
姜留衝著二哥笑了笑, 又把一根柳枝遞到哥哥面前, “哥,我等著你回來。”
“好。”手裡已有兩根柳枝的江凌,接過妹妹的柳枝鄭重握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