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軍的引領下,定國及五十名親兵被安排住進了羅汝才中軍帳附近一座稍小的營帳內。
合衣躺在榻上,定國在心中反覆預演著待會兒可能發生的情況,一時間竟是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眠。
待至清晨,旭日從天邊緩緩升起,陽光遍灑大地,就連營帳的帳頂都被照成了一片金黃。竹菌坪的守寨官軍揉搓著惺忪的睡眼忽然發現,今日前來叫陣的義軍由西營變成了曹營,所部士卒皆衣著襤褸,隊形散漫,完全不似昨日西營那般嚴整。
得到稟報,張令親自登上寨牆觀看,只見曹營義軍正三五成群地聚在寨外,心不在焉地嚷嚷叫罵著。
“嘿,天助我也!獻賊見昨日百般辱罵,本鎮皆不為所動,今日居然將叫陣的換成了羅賊的這群老弱病殘!偏偏本鎮今日就要出兵,打他個措手不及!”說到這裡,張令忍不住大笑一聲,雪白的鬍鬚也跟著有節奏地顫動起來。
左右諸將早就急不可耐了,當即紛紛請戰,誰知張令卻是擺了擺手,泰然自若地說道:“不著急!時候還未到,讓全體將士繼續固守本寨,沒有本鎮軍令,一律不許出戰!”
說罷,張令徑直轉身回帳,小憩去了,在場諸將面面相覷,不知這總鎮大人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議論了半天也沒論出個所以然,只得各自散去。
且說曹營將士,在寨下叫喊了半天,已是口乾舌燥,卻見官軍毫不理會,當即棄了刀槍,紛紛躲到樹蔭之下,坐在地上乘涼起來,不少人更是將坐騎的馬鞍都給卸了,任憑馬兒在附近隨意吃草。
一名官軍將領站在寨牆之上,望著下面嬉戲打鬧的曹營將士,忍不住一拳狠狠地砸在了寨垛上,憤恨地說道:“這班流寇也太肆無忌憚了!一點兒也不把咱們官軍放在眼裡!”
“不知令帥到底怎麼想的,真是窩囊!這到底打得是什麼鳥戰?”另一名將領也跟著在旁邊附和了一句。
儘管軍中已然怨聲載道,但張令卻是充耳不聞,一覺竟睡到了中午時分。
等張令睡醒,再次來到寨牆上觀望時,碰巧趕上義軍飯點,伙伕將午飯送了過來,那些在寨下叫罵的曹營將士早就餓壞了,當即一擁而上爭搶食物,然後東一堆,西一團地聚在一起,狼吞虎嚥地吃起飯來,這吵吵鬧鬧的架勢,猶如市井百姓趕集一般,哪還有一點兒像在打戰的模樣。
見此情形,張令回頭瞧了眼身旁諸將,哈哈大笑道:“好啊!就是此時了!諸位,可願隨本鎮出寨,殺敵立功?”
諸將在營中憋了兩天,聽說終於要出戰了,當即精神振奮,紛紛歡呼雀躍起來。
張令又詢問中軍道:秦帥的白桿兵到何處了?”
中軍趕忙上前一步,稟報道:“回令帥,石砫兵前鋒兩千人馬距此僅有二十餘里了!”
張令聽罷,忍不住低聲罵了一句:“不愧是婆娘帶的兵,真他孃的慢!”
“令帥的意思,還要再等白桿兵?”身旁一個將領問道。
張令輕哼一聲,傲慢地說道:“不用等了!羅賊不堪一擊,這首功就讓給咱們自己弟兄吧!”
諸將聽罷皆是哈哈大笑,隨即齊聲高喊道:“令帥英明!”
為了防止秦良玉趕來爭搶勝利果實,張令迅速傳達軍令,以一千人留守大營,其餘三千將士由他親自率領,出寨作戰。
伴隨著隆隆的鼓聲響起,官軍大營中吶喊聲震天,隨即只見寨門大開,張令帶著三千人馬,從寨中魚貫而出。
“官軍來了!”一名負責戒備的曹營士卒見狀連忙扯起嗓子,高聲示警道。
沒等他喊上第二聲,官軍騎兵已殺至眼前,一刀將其砍翻在地。
面對突然來襲的官軍,還在吃飯的曹營將士有些措手不及,還未來得及整好隊形,便與官軍混戰在了一起。
在張令凌厲的攻勢下,曹營將士漸漸不支,狼狽向後退去,一連退出三里地,方才與趕來接應的曹營主力合兵一處,重新佔據有利地形,穩住了陣腳。
遠遠望見山頭上曹操的大纛,張令喜出望外,回頭對著身後官軍將士大吼道:“諸位弟兄!有生擒羅賊者,賞銀百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眾官軍受此激勵,個個奮勇,人人爭先,像不要命似的朝山頭上衝殺過來。
見官軍勢不可擋,羅汝才連忙下令弓弩手居高臨下,對著進攻的官軍猛烈放箭,衝在最前面的官軍騎兵相繼落馬,張令雖也身中數箭,但由於他身穿重甲,頭戴銅盔,就連戰馬身上也披著鐵甲,因此竟是毫髮無損。
連續幾次進攻皆沒能攻下山頭,張令於是駐馬觀察了一眼四周的地形,當即下令全軍立刻搶佔對面的一個小山頭。
官軍將士在盾牌的掩護下,冒著對面山頭射來的箭雨拼死登上山頂。隨著張令一聲令下,官軍也開始向對面放起箭來,雙方隔著山頭互射,不時有人中箭倒地,但很快就又有人上前,填補上了缺口。
張令號稱神弩將,一弓在手,一百五十步內幾乎百發百中,加上其一百多名家丁也各個箭術高明,曹營義軍在對射中逐漸落入下風,被官軍所壓制,中箭倒地者不計其數,幾乎只要一露頭,就會被官軍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