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六三 明軍放迸炸高明 諸將齊商破城計

九月二十日,定國率軍抵達高明城下,在仔細觀察了一番清軍的佈防情況後,定國遂命總兵汪大捷率部挖掘地道,以放迸之法炸塌城牆,從而避免強行攻城可能造成的巨大傷亡。

次日清晨,天才剛矇矇亮,守城清軍尚在睡眼朦朧間,忽然只聽一聲巨大的悶響,緊接著就是一陣地動山搖,腳下的城牆也跟著劇烈顫抖起來。不少守城清軍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整個身子便驟然失重,狠狠地向下墜去,周圍隨之騰起的滾滾煙塵,更是嗆得人無法呼吸。

隨著煙塵漸漸散去,原先的女牆早已不復存在,大量城牆磚散落下來,將裡面包裹的夯土地基全都顯露出來。

只在片刻間,失去磚石支撐的夯土地基便開始出現崩塌,許多剛剛跌落城下,還未來得及爬出磚石堆的清軍士卒當即就被崩塌的土石掩埋在了廢墟之下。

不過由於明軍連夜趕工,所挖窖室的面積並不算大,故而爆炸並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是將城牆炸出了一個二十餘丈的缺口。

正當明軍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忽然只見不遠處煙塵四起,竟是尚可喜從廣州親率兵馬前來救援。城中守軍見是平南王親臨戰陣,不禁士氣大震,歡呼雀躍之聲響徹雲端。

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尚可喜駐馬遠眺,望見城下居然是西寧王的大纛,又見明軍軍容整齊,還未接戰便膽怯了三分,連忙下令全軍調頭撤離。

隨著尚可喜逃跑,高明城中的守軍看得是面面相覷,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此時高明城牆已塌,攻下城池只是時間問題,而尚可喜卻是一條大魚,見其要逃,定國豈能置之不理,遂只留靳統武領兵一萬繼續圍城,其餘兵馬分作兩路,一路以天威營高文貴去攻肇慶,自己則親率一萬步騎前往追擊尚可喜。為了防止尚可喜逃脫,定國又命總兵武君禧、遊擊王天才為先鋒,挑選五百精騎在前疾馳追趕,要求他們務必死死拖住尚可喜,好為大軍合圍爭取時間。

見明軍越追越近,尚可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駐馬觀察了一番四周地形,當即下令留下一千人馬,在一處狹窄山谷中佈下伏兵斷後。武君禧和王天才二將立功心切,沒有料到尚可喜在逃跑途中居然還會設伏阻擊,一頭便扎進了清軍的埋伏圈中。

伏於兩側山谷間的清軍弓弩手見兩名身穿亮甲的明將一馬當先衝在隊伍最前面,當即張弓搭箭,瞄準二人一齊放箭。

一時箭如雨下,武、王二人猝不及防,瞬間就被射成了刺蝟,跟在他們身後的十六名親兵想要上前奪回屍體,也相繼中箭落馬。

主將既死,後面的明軍不敢再往前白白送命,於是紛紛向後退去。這支清軍見阻擊得手,也沒有繼續戀戰,立即撤伏而出,追趕大隊人馬去了。

經過一晝夜急行軍,尚可喜方才徹底擺脫了明軍的追擊,狼狽逃回廣州。

隨著尚可喜敗走,明軍旋即攻克高明,斬清軍副將杜豹,生擒總兵郭虎。

郭虎原先於高州兵敗,單騎逃至廣州,尚可喜本欲將其就地正法,卻被耿繼茂救下,打發其來守高明,將功折罪。

定國見郭虎被五花大綁著押了過來,連忙翻身下馬,喝散周圍將士,親自為其解縛,誠懇地相勸道:“將軍勇冠三軍,天下聞名,然身為漢家男兒,何故屈身事虜,豈不是埋沒了這一身英雄氣概?”

郭虎心想自己若是拒絕,怕是難逃一死,就算定國心慈手軟放自己回去,也不免捱上一刀,與其如此倒不如就此投降明軍,先躲過今日之劫,以後再作打算。

念及至此,郭虎遂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地,叩首請降道:“西寧王一席話令末將茅塞頓開,末將願誓死追隨左右,驅除韃虜,恢復大明江山!若違此誓,天地不容!”

定國大喜,趕忙將郭虎從地上扶起,仍讓他統領舊部,待之甚厚。哪知這郭虎竟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還沒過多久,他見前線戰事對明軍不利,便又再次叛逃降清去了。

在收服了郭虎後,定國當即卸下重甲,換上一身嶄新的長袍,頭戴高頂氈帽,帶著金維新、楊琳等一干幕僚,在數百親兵的扈衛下策馬進入高明,城中百姓紛紛夾道相迎,駐足瞻仰西寧王李定國的風采。

行至府衙前,降官同知白崇周、守備陶以寧及孫國寶、紀大良等人早已在臺階下等候多時了。定國遂命眾親兵在外列隊等候,然後在眾降官的簇擁下穿過公堂,直抵後衙廳堂。

待定國於正中坐定,金維新、楊琳等眾幕僚這才在定國左手邊落座,而眾降官則坐在了右邊的位置。

見眾降官皆面露緊張的神色,定國不禁微笑著安慰他們道:“這高明本就是我大明的江山,豈容韃子在此驕橫跋扈?諸位大人深明大義,反正歸明!本王在此謝過了!”

眾降官趕忙同時起身,向著定國深深一揖,異口同聲地表明心跡道:“吾等誤入歧途,承蒙西寧王不殺,豈敢言謝!”

定國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重新坐回座位,然後繼續說道:“過去的事,既往不咎,只要諸位將來能夠同心抗清,本王自然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