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桂出身蒙族,卻是真正的大明忠臣。無論是野戰還是硬戰,他都可以勝任。
只是被俘虜了一次,不處罰可不行。於是原本的副將自然是不可能當了,在斥候營裡面戴罪立功也罷。
此番北上,作為最後經驗的將領,他自然也帶著五百斥候營的騎兵北上。這些斥候都是在精心訓練,戰鬥力不遜色於關寧鐵騎。不同的是鐵騎是重甲,他們是輕甲。
雙方的戰鬥,都是從斥候這邊開始的。
滿桂的敵人名叫代善,乃是野豬皮的次子,若非其擁戴黃臺吉,只怕他就是後金新皇。正因為他年長位尊,故而一直受到黃臺吉的忌憚和打壓。如今好歹也是一個和碩貝勒,位列四大貝勒之首,卻也只能當個斥候部隊隊長。
其實這也是他請戰的結果,本來按照黃臺吉的意思,他應該是在中軍的。代善或許對他造成威脅,但代善的能力卻是他沒辦法否定的。他需要代善的戰鬥力,尤其是如此關鍵的戰爭之中。
但是代善不習慣新的戰爭模式,他習慣的是父親留下來的後金的戰鬥模式。
在中軍沒辦法發揮自己能力,唯有斥候這種先頭部隊,才有辦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老滿人的戰鬥模式。所以,讓他當了斥候部隊隊長,麾下統領一千斥候部隊,都是真正的馬戰精銳。
隨著搜尋範圍的增加,很快後金的斥候部隊,就開始和大明的斥候部隊相遇。其實最重要的是,雙方早早放出去的獵鷹,已經開始了最初的戰鬥。
大明這邊,唯有滿桂有一隻獵鷹;後金那邊,卻是有十多隻海東青充當斥候們的眼睛。
結果很顯然,滿桂苦心馴養的蒙古鷹王,被十多隻海東青圍攻而死。實際上就算是單對單,普通的獵鷹也不是海東青的對手,要知道那可是傳說十萬只神鷹裡面才會出現一隻的海東青。
大明那邊的視線範圍被最大限度的縮小,而後金那邊卻是非常清楚的確認大明軍隊的所在位置。
斥候戰的主導權,如今是在後金的手中。
代善完全不給大明的斥候聚集在一起的機會,藉助騎射圍攻那些分散開來偵查的小分隊。
手中的強弓,遠遠的把箭矢朝著敵人的身軀發射出去。但結果卻是箭矢掛在了敵人的身上,沒有射進去。在此真不得不讚嘆華夏工匠的山寨能力。數個月的時間裡,就完美的仿造了秦國的防彈衣,而且兼具放箭的效果。但真正對上最新的大秦火銃,依然只有苦命的份。不過此刻對上後金的那些箭矢,倒也非常有用。
至少,最大限度的確保了斥候們的生命安全。
斥候也不是吃素的,手中的長銃早已舉起,不過是瞄準射擊的問題而已。對方就在正前方,只需要稍稍瞄準就能夠射擊出去。這種購買自秦國的魯秘銃,效能的確是非常的好,命中率達到了80%以上,彈道非常平穩。於是一輪射擊出去,至少造成了五個後金騎兵的死亡。要知道,這支斥候小隊,也不過才十個人而已。
“放警報,且戰且退!”斥候小隊的隊長也算是有見識的人,立刻下達命令。
一直令箭被射了出去,在半空中炸開一朵煙火。或許火光不是很漂亮,但那聲音卻是按照最響亮的程度來製造的。一發上去,近百里都能隱隱聽得到。再說那光亮也不弱,三十里內可以直接看到。這是一支令箭,告訴所有周圍的斥候,敵人的斥候大部隊就在這裡。
隨後,遠處一些的地方,陸續又有一些令箭發射出去,那是在透過令箭的方式,告訴周圍的所有人,敵人的方位。每一支令箭都有其獨特含義,不同的令箭搭配,還會有不同的效果。以最靠近自己的那支令箭為基礎,大部隊開始移動。
“該死的,繼續射擊!”代善非常不爽,為什麼大金勇士的弓矢,居然射不穿那薄薄的一層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