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章 第一次換屆

李自成在發火,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民心開始躁動不安,不管哪個統治者都不會高興。

只是他不管在設計一些什麼陰謀詭計,這已經不是共和國需要關心的了。時間一點點的結束,對於許多議員和軍人來說,最不希望碰到的一個時期到了。

換屆,辭舊迎新,共和國血液更替的一個特殊時期。

在張弘斌那個位面時空裡,在這個時期甚至最高領導人都會被替換掉。不過在這個位面,除非自己年滿六十歲或者主動退休,否則太子是別指望能夠即位的。熬得老一些其實也好,老成持重,也少了一些衝動。國會年輕化就可以了,皇帝不需要年紀太輕的,年輕太小的很容易被人煽動,而且也沒什麼主見,一個不好就會誤國禍國。

只是苦了張靖,他的兄弟張才在澳洲幹得有聲有色,唯有他在軍事部門和行政部門不斷的調動見習。

張弘斌不是不知道張靖也打算一展抱負,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一個合格的君王,必須要對每一個事情都有直觀的瞭解,才能夠駕馭得了這個國度。不僅僅是國內,張靖很快還要去南北緬甸行省觀察調研一段時間,然後轉戰東南亞、越王島和新大陸。未來至少八年的時間,他都會在不斷的視察,不斷的聽,不斷的看,不斷的工作之中度過。

回來休整兩年,十年後第三次換屆,自己差不多四十歲那年,便是他正式成為帝皇的日子。

這是張弘斌一開始就設計好的繼承過程,這也得到了張靖的認可。他很聰明,只是不想張才那麼喜歡動腦筋。他也明白,自己的身份與張才和其他皇族的叔伯們不同,他要承擔的東西非常的巨大。

而張弘斌也做好了決定,初步確定了,在未來八年的時間內,一統華夏。

統一華夏這個偉大的使命,那是屬於自己這個造反者的,然而治理這個完整富足強大的國家,卻是他們這一代的。張弘斌甚至不介意,他直接把非洲和歐洲什麼的都給打下來,只要未來共和國有這個戰鬥力。

最近這段時間的新聞,都和換屆有很大的關係。扣除三支王牌部隊沒有大規模的換血,幾乎所有的軍隊、行政機構都會出現大換血的情況。這次換血,也會在今年舉辦的公務員考試結束兩個月後進行。

不過比起公務員考試,那些報社似乎更關注的是這一屆的換屆情況。

畢竟,開國元勳的楊洪、曹文昭、王二、李定國等此刻依然能征善戰,年輕力壯的將軍元帥們;以及從一開始就緊緊跟隨著張弘斌的何陵、張弘文等一干國會議員們,都將面臨著退休的局面。

他們其實還很年輕,要知道歷朝歷代,往往都是做到七十歲以上,實在是幹不下去了,才三次請辭後,由君王批准才能夠獲得致仕資格的。很多人就這樣老死病死在任上,這在古代沒什麼好稀奇的。

公務員考試依然是順利舉辦,同時國家又輸入了一批新鮮的血液。

對於張弘斌來說,五十歲身居高位,六十歲退休那是最理想的情況。一則不會因為年紀過大,而失去了血性。老成謀國固然是好,奈何老成也意味著謹慎過度,失去了進取拼搏的鬥志。有些東西,不是你妥協,不是你耍小把戲就能夠得到的,很多時候,還是要靠硬實力,靠拳頭!

六十歲退休不是很好麼?按照最新統計的共和國人均壽命顯示,共和國居民平均壽命達到了六十三歲。若是單單看陝西、山西和四川這三個老地盤的人均壽命的話,甚至可以提高到七十五歲。

良好的醫療保障,沒有任何戰爭的陰影,日益完善的退休保障,以及周到的愛心公益幫助,使得這三個地區的百姓,就張弘斌來到這個時代時,平均壽命增加了二十五歲。

是的,在張弘斌穿越那一陣,陝西的人均壽命僅五十歲……別說退休了,上位都熬不到。

如今若按照七十五歲的平均壽命來計算,那麼退休之後,該名公務員或者職工,還有十五年的時間,可以優哉遊哉的陪伴著家人,享受著兒子和孫子輩的孝順。如此安度晚年,總比依然沉浸在官場之中,明爭暗鬥舒服得多。

說起來還是這個時代好,百姓依然存在著信仰,懂得敬畏,而國家也在盡最大的努力,建設精神文明。

兩個月的時間,在忙碌的情況下有時候一恍惚就到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換屆似乎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卻不想回過神來的時候,換屆的時候,也就到了。

第一屆,三峰會議召開,所謂的三峰便是帝皇、議長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三人。

在共和國,這三個人代表了國家的最高權力。當然,這次會議依然採用露天會議的模式,並且進行全國廣播。張弘斌就要讓所有人,公正公平,完全沒有任何春秋筆法,也沒有任何剪輯製作的情況下,瞭解會議的所有細節。

作為帝皇,張弘斌自然當仁不讓,成為了這次三峰會議的最高領導人,並帶頭說話。

“各位公務員、鄉親們,在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裡,我們齊聚一堂,共同為華夏人民共和國的未來進行集會。透過這次集會,我們共和國將辭舊迎新,進而變得更加的強大!”張弘斌依然不善言語,或者說他本來就不需要廢話那麼多,也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