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聲在外的奉天鏢師馮森的鏢被人劫了。
劫鏢的不是別人,正是鏢師馮森磕頭拜把子的好兄弟李廣泰。這是所有人沒有料到的,也是鏢師馮森連想也沒想過的。
馮森騎在馬上,他的身後是鏢局裡的一幫兄弟,馮森臉色鐵青,一雙目光痴痴怔怔,他一句話也不說,他也無話可說。身後是同樣蔫頭耷腦的弟兄們,弟兄們和馮森出生入死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有這麼不明不白地丟過鏢。當馬隊稀稀落落、七七八八地來到鏢局門前時,楊四小姐正在鏢局門前洗衣服,她做夢也沒想到馮森的鏢會被人給劫了。她以為馮森把鏢押到目的地勝利而歸了,於是她張開一雙水淋淋的手迎上來,驚喜地喊:咋這麼快就回了?
鏢師馮森沒有下馬,似乎已經忘記了下馬,他仰起頭,衝著霧濛濛的天空喊了一聲:王八犢子廣泰,天理難容啊!便一頭從馬上栽了下來。
鏢師馮森押的鏢非同一般,他押的是張作霖的能裝備一個營的軍火。變賣他所有的家產也抵不上這批軍火,馮森是和張作霖的隊伍簽了字、畫了押的,他在用自己的性命抵押著這批軍火。軍火被劫了,也就意味著馮森將要被東北軍的軍法處執行槍決。
張作霖的軍火按道理是不應該讓鏢局押運的,他手下那麼多隊伍,隨便派出一支就是了。事情卻遠非這麼簡單,當時軍閥混戰,炮火連天,張作霖的部隊是關外最大一支隊伍,盤踞在奉天城內。同時,還有若干股隊伍,並不屬張作霖,一直在深山老林裡和他周旋。雖說張作霖成了氣候,但局面仍然混亂,其他的隊伍被打散後,有的佔山為王成了鬍子,有的仍在招兵買馬準備東山再起。張作霖不惜血本地在收編著這些零星隊伍,收編的這些小股隊伍,大都是鬍子出身,鬍子只認錢認糧,否則親孃老子都不認。張作霖差不多就是鬍子出身,他懂得鬍子們的心理,為了能讓這些鬍子死心塌地歸順自己,他捨得花錢。於是,隔三岔五的,他會差人把糧餉軍火送過去,剛開始一切還算順利,後來事情就有些麻煩,那些沒有歸順張作霖的鬍子們,見了這些錢糧和軍火就分外眼紅,不管這些錢糧運往何處,冒死都要把這些錢糧劫了。
鬍子們憑藉山高林密,熟門熟路,再加上舍生忘死、以一當十,十有八九都會成功。幾次之後,東北軍賠了夫人又折兵。張作霖被逼無奈,才想起城內的鏢局。
鏢局這個職業歷史悠久,自從有了商人,鏢局這份職業就應運而生了。開鏢局的人第一講的是信譽,第二講的才是實力。沒有信譽,就等於沒有客戶,生意自然寡淡。因此,凡是開鏢局的人,萬一丟了鏢,就是賣兒賣女、傾家蕩產也要還鏢,這是行規,自古如此。所以說,開鏢局的人,都是把身家性命系在褲帶上了,容不得半點閃失。
最有名氣的鏢局,當數城內的“關東第一鏢局”,在奉天城內,這“關東第一鏢局”的聲名差不多和故宮一樣著名。“關東第一鏢局”的牌匾就是努爾哈赤所題。想當年,“關東第一鏢局”的馮老鏢頭,為努爾哈赤的隊伍押運糧草立下過汗馬功勞,為此,努爾哈赤為了表彰馮老鏢頭,才親筆題寫了“關東第一鏢局”的牌匾,懸掛於馮老鏢頭的家門之上。這麼多年風風雨雨打打殺殺,馮家鏢局憑著他們仗義疏財的俠氣和堅厚的實力,轟轟烈烈地開創了下來。到了馮森這一代,已是第八位掌門人了。
張作霖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自然想到了“關東第一鏢局”。“關東第一鏢局”這杆大旗象徵的是順風順水,萬鏢平安。不管大小鬍子,只要看到“關東第一鏢局”的鏢旗,都會恭敬地放行,前途坦蕩,車馬浩蕩。
東北軍運送糧餉自從有了“關東第一鏢局”的介入,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差錯。在這一帆風順的大好局面下,誰也不曾料到,馮森的鏢卻被人給劫了,劫得馮森心不甘情不願,稀裡糊塗不明不白。
有誰能想到,劫馮森鏢的人會是好兄弟李廣泰呢?
二
急火攻心的馮森,在夫人楊四小姐的懷裡醒過神來。清醒過來的馮森一眼就看到了掛在牆上祖先的遺像,先祖們個個威風凜凜、不容侵犯的樣子。馮森在先祖們的注視下,跪在了他們面前,悲悲切切地喊了一聲:先人哪,馮森給你們丟臉了!淚流滿面的馮森,覺得自己用命還鏢並沒有什麼,讓他心不甘情不願的是“關東第一鏢局”敗落在他的手裡。這一回“關東第一鏢局”不但要在奉天城內消失了,還會給人留下一個笑柄。想著這兒,他的心猛絞了一下,他望了眼身旁的楊四小姐。他在做這一切時,楊四小姐一直陪在他的身旁,他看到楊四小姐一雙眼睛是清明冷靜的,似乎她早就料到了這一天,此時楊四小姐一字一頓地衝馮森說:我知道廣泰為啥劫你的鏢!
胡天胡地的關外,鏢局這個職業異常的興旺發達,於是就有許多人吃起了押鏢這碗飯。楊四小姐的父親楊鏢頭就開起了鏢局。
楊鏢頭沒有開鏢局之前,曾在“關東第一鏢局”當鏢師,那時掌櫃的是馮森的父親馮大刀。馮大刀為人仗義,寧折不彎,很受人尊敬,後來許多開鏢局的人,都曾在他手下當過鏢師。馮大刀從不小肚雞腸,也不怕有人爭吃押鏢這碗飯。在馮大刀手下幹上幾年的鏢師,手裡多多少少有了些積蓄,馮大刀就鼓勵這些鏢師:自己開個鏢局吧,當一回掌櫃的,別委屈了自己。
有的人就被馮大刀說動了心思,一來有了些積蓄,二來在馮大刀那裡學會了一些鏢局的規矩,漸漸便有三三兩兩的鏢師離開“關東第一鏢局”另立了門戶。每有一家新鏢局開張,馮大刀總要親自上門祝賀,讓手下人提上兩掛鞭炮,熱熱鬧鬧放上一陣,然後說上一些很客氣的話。新鏢局開張,生意總是不太好做,馮大刀還要給這些鏢局介紹一些活路。漸漸,這些鏢局都有了威信,也有了一批固定的顧客,馮大刀就感到很欣慰。
誰都知道押鏢這碗飯並不好吃,深山老林裡掩藏著數不清的大小鬍子,他們都在張著一張張飢餓的嘴,等著吃鏢局這塊肥肉,雁過拔毛早已成了慣例。
楊鏢頭剛開始時,一切都還算順利,後來就遇到了許多麻煩。楊鏢頭第一次丟鏢,他就犯了一回糊塗。楊鏢頭是個耿直得一點彎都不打的漢子,丟了鏢,發誓拼上老命也要把丟掉的鏢奪回來。那時他的手下有十幾個鏢師,其中就有廣泰的父親李大鞭子。鏢師們義無反顧地隨楊鏢頭殺進山裡,尋找劫鏢的鬍子,鏢師們把鏢局當成了自己的家,鏢局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從當上鏢師那天起,他們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那時,楊鏢頭的大女兒十八歲,也隨鏢師們上山了。
就是那一次,十八歲的大女兒與鬍子火併時,丟了性命,同時丟掉性命的還有鏢師李大鞭子等人。那一次,鏢是奪回來了,卻給楊鏢頭的生活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女兒是自己的,死了也就死了,可那些賠上性命的鏢師,都是他的好兄弟,扔下一家老小,哭天喊地,他看著眼前的情景,比死了自己一家老小還要難過。他曾跪倒在這些哭天抹淚的女人孩娃面前,掏心挖肺地說:都是我楊鏢頭連累了你們,我一輩子都要對得住你們,以後有我楊鏢頭吃乾的,就不會讓你們喝稀的。
楊鏢頭是這麼說的,也是那麼做的。廣泰就是那一次走進楊鏢頭家的。那一年廣泰十三歲,十三歲的廣泰從小就死了娘,和當鏢師的父親李大鞭子相依為命,父親在和鬍子火拼中賠上了性命,他別無選擇地來到了楊家。從那以後,楊鏢頭對廣泰就如親生兒子一樣,廣泰也把楊家當成自己的家了。
開鏢局就是一個風險職業,沒有不丟鏢的鏢局。天有不測風雲,楊鏢頭又一次丟鏢了。這回鬍子們劫持的目的簡單而又明瞭,他們不再為鏢,而是為了楊鏢頭的女兒。鬍子們捎來話,不要金不要銀,就要楊鏢頭的二女兒。那一年,楊鏢頭的二女兒也滿十八歲了,有如一株正在開放的野芍藥,光彩照人。
楊鏢頭這回理智了許多,他知道無論如何也不能和鬍子們拼了,要是丟了他一條性命也罷了,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自己的鏢師們犧牲性命了,那樣的話,他也太不仁不義了。他別無選擇地只能硬下心腸把如花似玉的閨女送到鬍子窩去了,他哽著聲音衝閨女說:嫁誰不是嫁呀,爹養你這麼大,就算你救爹一回吧。閨女哭著哭著就明白了,這是用自己的身子去救爹的命呀,不僅救爹,還救了整個楊家鏢局。命是爹孃給的,為爹孃去獻身,就啥說的都沒了。二小姐想起了大姐,大姐就是為爹為楊家鏢局拼死了性命,一股烈性之火就燃著了,然後啥都沒啥了,只讓爹把自己送上山。楊鏢頭的夫人說什麼也捨不得自己的女兒,老大死了之後,她本以為會換回一家人的平安,可沒想到,只兩三年的功夫,家裡又發生了丟鏢的禍端,於是就哭就鬧,抱著女兒,死不鬆手,鼻涕眼淚地說:好端端的閨女咋能嫁給鬍子呀,天殺的呀,讓我死了吧。
閨女就給母親跪下了,閨女只能硬下心腸說:娘呀,沒啥,你就當家裡少了只豬、少了只**。
事情到這兒已不可逆轉了,閨女被送走了,送到山上那個鬍子頭兒手裡,是生是死只能這樣了。鬍子們也是講信譽的,見楊鏢頭把閨女送來,立馬還了鏢。鬍子頭兒此時已和楊鏢頭是一家人了,自然要說一些自家人才說的話,鬍子頭兒也跪下了,手裡託著一個大海碗,碗裡盛滿了烈酒,鬍子頭兒說:你以後就是爹了,二小姐留在山上你放心,我不會虧待她,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她吃的。喝了這碗酒吧,下次你押鏢路過這裡,我再請你喝酒吃肉。
楊鏢頭啥也不說了,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就是毒藥他也要喝,他不能讓鬍子小瞧了他。楊鏢頭就要下山了,女兒又一次給他跪下了,女兒含淚道:爹呀,閨女只能為你做這一次了,下次你千萬千萬別再丟鏢了。
楊鏢頭扭過頭,一步一步,踉蹌地往山下走去,身後是女兒一聲又一聲地呼喚:爹呀,爹呀……
回到奉天城裡的楊鏢頭,彷彿死了一回。夫人見只有楊鏢頭一人回來,便徹底絕望了,在這之前,她還在期待奇蹟的發生。此時,她心如死灰,連續兩個閨女就這麼無端地去了,她無論如何也承受不住了。說服楊鏢頭就此收山,那是不可能的,她太瞭解楊鏢頭了,要是這麼幹下去,三閨女、四閨女的命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這是在一刀又一刀割她的心頭肉,她疼得無法忍受。在一個月明風清的晚上,她用三尺白布把自己吊死在自家房樑上。她只留下一句話給楊鏢頭:好好待兩個閨女。
楊鏢頭就醉了,他只能用醉酒的方法麻醉自己破碎的心。醉酒後的楊鏢頭才有了眼淚和話語,他一邊流淚一邊說:好閨女呀,爹對不住你們呀,爹下次就是捨出老命也要保住你們的清白……
楊鏢頭家老大老二的壯舉,驚動了整個奉天城。人們都知道,楊鏢頭的四個姑娘,一個比一個烈性,他們前呼後擁著來到楊家鏢局,一睹楊家女兒的芳容,那時楊家只剩下三小姐和四小姐了。
奉天城外的鬍子從此都知道,楊鏢頭的四個閨女是四朵花兒,一個比一個漂亮。自從楊二小姐自願上山,成了鬍子的壓寨夫人後,所有的鬍子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楊鏢頭的身上,他們想盡辦法要劫楊鏢頭的鏢。
楊鏢頭自從有了兩次丟鏢的教訓,他自然更是加倍小心,細心選擇押鏢路線,日行夜宿,就是到了晚上,也很少能睡個安穩覺。百密終有一疏,鬍子串通了客棧,在吃飯時,湯裡下了蒙汗藥。鬍子又留下了話,讓楊鏢頭送三女兒上山。
楊鏢頭肝腸寸斷地又把三閨女送上了山。有了前面兩個姐姐做榜樣,她心裡早有了準備,為了爹,為了這個鏢局,楊三小姐悲悲壯壯地走上了山,她一滴眼淚也沒有流。楊四小姐一直目送著三姐走出家門,她也沒有眼淚,她渾身發冷地倚在門框上,她看著三姐的今天,彷彿也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四個閨女走了三個,楊鏢頭的心氣一落千丈,只幾年的工夫,他就老了許多。他看著日漸長大成人的廣泰和楊四小姐,心想,再押幾次鏢,有了點積蓄,就熱熱鬧鬧地給廣泰和楊四小姐成親。到那時,鏢局就是廣泰和四小姐的了,他也用不著提心吊膽過日月了,也就一了百了了。
終於有一天,楊鏢頭把廣泰和四小姐叫到了身邊,他衝兩個孩子說:等過一陣你們就成親吧,我老了,這個鏢局就是你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