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閒著沒事,以德服人。”李悕也小聲答道。
李悕雖是堂叔,也只比李溫大七、八歲,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只要三天不惹點事出來,袁王妃就要去廟裡燒高香了。
原來如此。看來,堂叔今日心情不錯。李溫有了主意,他笑道:
“堂叔,我看看那張賣身契,寫的是什麼?”
李悕從懷裡掏出那張賣身契遞給李溫,還順便展示給圍觀的嗑瓜子百姓看:
“看看、看看,這就是這位小娘子親爹寫的賣身契。”
李溫接過賣身契念道:“茲有親女郭青瀾,開成五年冬月十二日生人,願以十貫錢賣出,絕不反悔。父郭海。”
旁邊嗑瓜子百姓都聽的清清楚楚,紛紛議論道:
“真是親爹買的,這也沒話說。”
“喲,都十六歲了,什麼事不通,還在這裡故作扭捏。”
“就是,看這位郎君玉樹臨風,一看就是貴人,買回去她還不是享福,裝什麼清高?”
那小娘子一聽,都是說自己不對的,哭得更厲害了。李溫卻暗笑:原來是通契,那就簡單了。
賣身契分幾類,有活契、死契,有專契也有通契。寫通契往往是賣給花樓的,這樣便於一手二手持續賣下去。
而通契有個毛病,它像掉在地上的銅錢一樣,誰撿到,就是誰的。
李溫拿著賣身契笑著問:“郭娘子,你爹將你賣了,有沒有這回事?”
郭青瀾早就認出了李溫。
在宮裡,她在人群中偷看過他,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與他結識。李溫只在意自己的親妹妹,連李蝶兒都不關注,更別說進宮陪伴她的一個什麼遠房表姐。
而郭青瀾本人認為,李蝶兒不喜歡她接近那些王公貴族,大概是自己比她漂亮得多的緣故。
她抬起頭,不用裝就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眼睫毛上還掛著淚珠,望著李溫,委屈的點點頭。
李溫一看,喲,模樣還挺標緻,溫柔可憐的,難怪堂叔有心情在路邊逗她玩。
他抖了抖手上的賣身契又說:“你爹籤的是通契,也就是說,誰付了錢,賣身契在誰手上,你就是誰的人,對不對?”
郭青瀾心情複雜,她實在不願意跟那個臭名昭著的李悕回去。旁邊的嗑瓜子百姓等不及了,替她答到:
“對!”
李溫笑著朝阿楠一伸手,阿楠摸出一兩金子遞到他手上,只見他順手就將金子拍在李悕的手心裡。
李悕還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只聽李溫對郭青瀾說:“賣身契還給你,我堂叔也已經收了錢,你自由了。”
“哎!你憑什麼替我賣人啊,誰要你的錢?”李悕急了,揪住李溫的腰帶不放。
李溫回頭笑道:“堂叔,以前我小,你老欺負我,今日也輪到我欺負你一回。你要不服,比射箭還是摔跤?”
武陽郡王上下打量著鄆王,一抹嘴道:
“呸!你小子以為,你長大,我就老了嗎?射什麼箭?要就直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