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章 針尖對麥芒

今天廣棚的外延掛了一幅珠簾,這樣外面看進來就模模糊糊看不清臉,張毅夫接受了鄭顥的建議,他也想保護自己的母親和女兒。

裡面剛坐下,外面就有禮官宣佈比賽開始。

廣棚裡也開始有小廝、婢女們,端著洗手的水盆、漱口的水盂魚貫而入。

鄭顥、崔瑾昀、張毅夫和張彥希都坐在珠簾外面,他們可以直接看到各酒樓的廚子做菜的過程。他們也品菜,只不過不評分而已。

第一道菜是必做菜,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清蒸武昌魚。

清蒸魚做為比賽專案,最考驗廚工水平,既要原汁原味、魚鮮味美,又要在十二條魚裡面別出心裁、出類拔萃。

真是難。

十二張案臺向著廣棚方向,擺成弧形,五步開外就是擠得水洩不通的觀摩百姓,廚工雖然背對著他們,但因為是弧形,而且相互間有間隔,總能看到一些動作。

活魚抓到案臺上,一陣“噼裡啪啦”過後,就看見他們弓著腰開始處理魚。過了一會,就陸續開始有人將處理好的魚入鍋上爐。

蒸汽出現在人們眼中的時候,鼻子也開始聞到香味。

第一爐端進廣棚,每個酒樓的第二條魚又入鍋了。這時是熱水熱鍋,蒸的時間比第一次要短,隨著讓百姓品嚐的魚出鍋,外面熱鬧了起來。

賞味官這裡也不平靜。

“這條几條魚做法中規中矩,唯一的差別就是火候。而這幾條,用的作料稍有不同,味道略多了些層次。這很難評啊。”老刺史說到:

“要不,咱們還是用去年的法子,每人給每道菜打分,累加最多者獲勝。”

五個人每人領了寫著一到十二數字的紙片,一邊品嚐,一邊將自己的排序放在菜品旁邊。

張綰綰嚐了一邊,她已經無心品味,只想著如何與李小娘子對著幹。

萱兒放了張最高分“十二”,她就過去放“一”,李萱兒看出她的心思,心裡好笑:這有什麼難破?我不信你記得所有的順序。

她走了一遍,又換了幾張紙片,再走一遍,又換了幾張。

果然張綰綰就不記得自己該哪一張了,起初還拿十三來減,後來發現減完得到的數字紙片不在手上,氣得她朝著萱兒只翻白眼。

萱兒不用多記,她只記著自己覺得最好的那一份在哪,“十二”那張紙片被放在哪,其餘都是假動作。

“時間到,賞味官歸位。”

很快就有小吏過來,將每道菜的分數加總,禮官到外面唱分,紅月樓、碧海樓並列第一,後面十個酒樓各有差異。

外面不知道,裡面由於張綰綰的攪局,這個成績並不真實。

百姓們嚐了魚,也各有評判,鬧哄哄的爭論不休,只有等著下午的特色菜再戰。

李萱兒從珠簾裡走出來,臉色很不好,張綰綰更是面紅耳赤,眼睛裡恨不得噴出火來。

鄭顥一看,定是出了岔子,正要問,張綰綰插到他們中間,仰臉問鄭顥:

“鄭三郎,她是什麼人?為何她能跟著你東巡,我卻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