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傑對著螢幕前的觀眾們解釋目前的進度。
“夏老師,什麼叫做‘與內瓶有著合適的間隔’啊?如果要保證完成度,間隔不是越大越好麼?反正只要碰不到內瓶,也算是完成了轉心瓶的製作了。”
有好奇的觀眾對著夏傑詢問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也正想和大家解釋一下。”
夏傑點了點頭,肯定了這一位觀眾所問出的問題,的確具有一定的回答價值。
“因為如果間隔越大越好的話,那麼雖然可以完成轉心瓶的製作。但是會產生兩個不好的地方。”
“第一個,與內瓶的間隔過大,會影響到內瓶的圖案的觀賞。大家要知道,轉心瓶之所以被奉為經典,正是因為其內瓶轉動起來,像是走馬燈似的,別具一格。”
“如果間隔太大的畫,無法透過外瓶鏤空的狹小空間,看到裡邊內瓶的圖案,則不能夠被稱之為‘完成’。”
夏傑頓了頓,喝了口茶水接著說道。
“第二個,與內瓶的間隔要是太大的話。整個轉心瓶整體看起來就像是個‘大胖子’,瓶頸相比較起來很細,顯得不夠美觀。”
聽了夏傑的詳細解釋之後,剛剛提問的觀眾,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哦,原來是這樣,看來古人的智慧結晶,實在是不容小覷啊。”
“是的,轉心瓶作為咱們華夏瓷器製作之中的里程碑,其製作難度算是瓷器之中,最考驗技巧的。”
夏傑跟著補充了一句。
如果說“天曜奪目盞”考驗的是製作者在製作的過程之中,是否有著老天爺眷顧的話。
那麼“轉心瓶”考驗的,則是製作者是否能夠將瓷器、機關等等,製作所需要的技術,融會貫通。
若是沒有如此之大的難度,轉心瓶留存於世的數量也不可能如此之稀少了。
“現在,咱們要開始製作外瓶的第二個部分——瓶身。”夏傑一邊和螢幕前的觀眾們解釋流程,一邊開始製作瓶身的鏤空雕花。
“咱們以前的能工巧匠,在製作轉心瓶的時候,為便於看見瓶內變幻莫測的景物,瓶身處大多有鏤空開光,其形如山字形、回字形或如意頭形。”
“因此,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瓶身製作鏤空部分。”
鏤空雕花,是一件很考驗陶瓷製作工匠基本功的環節。
不過,對於早已經將古今手藝融會貫通的夏傑而言,基本功可謂是信手拈來。
不一會兒功夫,夏傑手中的工具如同穿花蝴蝶一般,上下飛舞了一陣,三個漂亮精緻的回字形鏤空雕花,便出現在了瓶身之上。
夏傑紮實的基本功,和如此快速的鏤空雕花手法,讓螢幕前的觀眾大吃一驚。
“雖然已經見識過手藝傑的基本功了,可每次看到的時候,都會感覺很神奇。”
“我甚至覺得,這些鏤空雕花,像是在手藝傑的手中‘長出來’似的,我甚至看不清楚雕花的過程!”
“感覺看別人製作鏤空雕花的過程,是在精心創作,看手藝傑鏤空雕花的過程,是在變魔術一樣。‘擦擦擦’的幾下就完成了。”
“哈哈,以後手藝傑可以改個更加響亮的綽號,叫做‘山村魔術手’。”
“你港片看多了吧,居然叫‘魔術手’,不過還挺適合傑哥的。”
“人家發哥的‘魔術手’是變撲克,傑哥的‘魔術手’是變手工藝,倒各有各的強項。”
夏傑看著觀眾們的評價,微笑著回應道:“鏤空雕花是瓷器的基本功,大家要是認真學習瓷器手藝,多加練習的話,總有一天也可以達到我這種程度的。”
鏤空雕花完成之後,夏傑將轉心瓶的外瓶部分,放入火窯之中乾燥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