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這樣……老闆死的太冤枉了,”絡腮鬍男人道,“老闆辦公室的門,他不在時,都鎖著的,誰會隨便進他的辦公室,還把弄他的氧瓶呢?所以,說來說去,老闆的死亡是一個謎。”
醫生道:“嗯……我的職責是弄清死者的死因,至於其它讓人懷疑的事情,你們員工和家屬覺得有必要報警的話,你們就自己決定了。”
這是一句令在場所有人血沸湧的話,讓人遐想,所以大家小聲議論開了。
醫生說完,收拾好他的醫用箱,補充了一句:“如果你們報警,需要我的配合,可以隨時聯絡我。”然後在人的恭送下離開了。
員工們對張賢的意外死亡議論紛紛,一時成了他們茶餘飯後主要的議題,給他們死板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豐富的話題,使得平時淡如水的同事關係一時間變得親近了起來。
醫生提到了報警,這更加讓他們想入非非。難道老闆是被人謀殺的不成?膽子小的人,會露出誇張的恐懼的表情。
張筱好幾天,一味哭著,傷心著,絕望著,卻不能拿一個主意,究竟要不要報警?
員工們等著張筱決定是否報警,畢竟死去的人是她的丈夫,其他人沒有隨便做決定的權利。再者,張賢意外死亡,不一定是被人謀殺,可能就是他自己把給氧裝置的流量調錯了,才導致了不可挽回的事故,作為一個旁觀者自作主張報警,擔心會被人吐槽浪費警力。
……
又過了好些天,張筱也沒有給他們一個答案,想著她是太過傷心了,一時沒有心思做決定,才遲遲不說她的想法。
張筱平時不是那樣優柔寡斷的人,員工們覺得是她丈夫突然死亡,已經給了她很大的打擊,若最後結果是她丈夫被人謀殺的,她肯定更加接受不了丈夫死亡的事實,還不如不知道這個真相,雖然有點自欺欺人,但這樣讓她心裡好受一點,因為很多時候,真相總是令人絕望的。
員工們這樣理解著張筱的心思,但事情已經發生,無論什麼樣的現實,她都得面對,不由對她一直不再說話,感到憂慮。
張筱因為丈夫的死亡,一時自閉了,沒有人能夠開啟她的心扉,可見她對丈夫的一往情深,已經丈夫對她的打擊有多嚴重。
張筱什麼時候能從悲傷中走出來,她感覺遙遙無期,所以有些抑鬱了。
……
5
張賢突然死亡,對他忠心耿耿的員工們,建議一直沉默不語的張筱報警,讓警察調查一下比較好,以防張賢的死亡不是他自己不小心調錯了流量,是有人故意所為,也就是說有人謀殺了他。這樣對死者來說,比較公平,生者也能得到安慰。
張筱終於給大家說實話,張賢用那個給氧裝置時,常常會調錯,好幾次都是她發現的,並按照醫生的要求給他改過來的。
所以……她肯定這次給氧裝置上的流量是張賢自己調錯了的。出現這樣的意外,也應該是張賢自己的過失導致的。這是她一直遲遲不報警的原因。因為她相信報警也會無濟於事,警察調查真相時,難免會打擾到死者,早點讓逝者入土為安,比較明智一點。
張賢整晚不在家裡,一個人在公司辦公室加班,用那個給氧裝置時,沒有人幫他發現流量調錯,才導致了意外死亡。最大可能是,張賢工作太過投入,沒有在意給氧裝置的情況,導致了這樣的事故。
這是張筱不興師動眾地勞煩警察的緣由,而且,她相信張賢也不希望警察介入,讓活著的人,對他說三道四。一個死去的人,想必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安寧。
死者最親密的妻子都這樣決定了,員工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張筱本著一切從簡的原則,給遲遲沒發喪的張賢辦了簡單的葬禮,來參加葬禮的人,只是他們夫婦平時走的比較近的親朋。
葬禮上,張筱強忍著悲痛,接待著弔唁的人……
張賢生前是一個有一些財富的人,眼下去世,留下的一切財產理所都是張筱母子繼承。
張筱對管理公司一竅不通,於是聘請了一個叫龍野的職業經理人,全權管理公司,對之前建立公司真正有功的人,讓其靠邊站了。
龍野是一個高大魅力的男人,有留學背景,對管理公司很是有一套。
張賢生前以他名義登記的財產,張筱也都轉到了她兒子名下。
張筱一個人帶著兒子,堅強地撐著張賢留下的那個孤零零的家,旁人不由對她嘖嘖讚歎,贊她是一個貞潔的賢惠女子。
不過,不久,張筱變賣了家產和公司,帶著兒子移居到了美國。
有人議論說,是龍野唆使她這樣做的。有傳聞,龍野還跟著她去了美國。
總之,張賢的家鄉越溪隨著他的死亡,一切都不再與他有關。
但龍野一直存在於張筱認識的人中,雖然他們平時不跟龍野見面,但一直是他們議論最多的人,張賢沒有死亡多久,他就成了張筱的男人,總感覺那裡不對,卻又說不出那裡不對。
可能張筱就是害怕這樣的議論,才和龍野一起帶著孩子去了美國,他們帶走了大筆的財富,在那裡他們會過得很好。
對於張賢來說,隨著他的死亡,塵世的紛紛擾擾跟他不再有關係,包括他生前親密的妻子和孩子,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對他來說,也不再有意義,包括他生前賺取的財富,誰來揮霍,他也沒有機會再支配,他能做的只能是如何變成一粒更小的塵埃。
或者,這就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悲劇——死亡。
這也旁人議論張筱和龍野的根由,張賢逝去後,這對男女佔有了他生前的奮鬥的果實,有點為他打抱不平。一個人死去了,不能說話,他們也只能是操閒心,過過嘴癮。然後,發酸地說,希望這對富裕的男女,能夠在美國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