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怒目道:“你說我寫不出那種風格了,是什麼意思?”
羅菲道:“最大可能是,《樹葉上的時光》可能根本不是你寫的。”
張智語無倫次道:“廢話……不是我寫的,會是誰寫的?”
羅菲斬釘截鐵道:“是於碩寫的,於碩把你搶走他的戀人那一段作為題材,寫成了那本《樹葉上的時光》。”
“你沒有證據,證明《樹葉上的時光》是於碩寫的,你這樣說,是對我的誹謗和侮辱!”張智極力辯解道,“我寫了《樹葉上的時光》後,並不是我寫不出那種風格了,是我沒有心思再寫小說了,因為我出名了,我變得浮躁了,不像以前那樣能夠忍受孤獨,躲在角落裡,辛苦地寫作了,我更願意花時間,去享受我的榮耀,這比寫作要充實的多……”
羅菲道:“你得到了那些榮耀後,生活並不充實,不然你有了情人秦蕙,為什麼還要勾引秦蕙的女兒秦紫光呢?說明你內心極端空虛的,需要跟不同女人戀愛,來尋找刺激。”
張智辯駁道:“我沒有勾引秦紫光,我們是真心相愛的,她都願意為我生孩子。”
羅菲道:“但她還是離你而去了,讓你找不到她。”
張智道:“她離開我,可能是有別的原因呢!”
羅菲道:“我們先不談秦紫光的事,還是說說《樹葉上的時光》這本書。書中說,筠為了跟嫦的婚外戀情——不被妻子阻擾,於是筠製造了一場車禍,讓妻子癱瘓了。雖然妻子癱瘓了,但筠並沒有拋棄妻子,畢竟他還要依仗他妻子的孃家過他富足的日子。筠的妻子看丈夫不放棄自己,還感恩戴德,所以對丈夫在外拈花惹草,並不阻止,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達到了筠的目的,婚姻中妻子不會成為他婚外戀的絆腳石。雖然書中人物的職業,跟現實中的你、於碩和秦蕙的職業不同,但你們的情況跟書中情節是相同的。”
張智近乎咆哮道:“你扯這麼多淡,是要說什麼呢?”
羅菲道:“我推想沒有錯的話,書中的筠應該就是你,彬是於碩,嫦是秦蕙。還有你家中的妻子確實是癱瘓的,這是不是說明了點什麼呢?”
張智聽他這樣說,心上一顫,難怪他的妻子前些日子,接到一個奇怪的電話,問她究竟是怎樣癱瘓了的,還聳人聽聞地叫他妻子想想是不是有人在她車的剎車上做了手腳,看來真是暗地有人在調查他,揣測他。
張智面色灰暗,問道:“你要說什麼呢?難道你要說,我像書中筠那樣,製造車禍,讓我的妻子癱瘓了,你說這樣可能嗎?他是我的妻子,我讓她癱瘓了,連累的是我,所以我不會做那樣的傻事。我妻子癱瘓,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痛,你知不知道?”
羅菲看得出,張智說這話,是發自肺腑的痛心疾首,不像是裝出來的……
羅菲道:“書中說,筠製造車禍,是想妻子死去,不想沒死,只是癱瘓了。”
張智冷笑道:“這是虛構的故事,不要聯想到現實……否則你會冤枉人的。”
羅菲道:“書中還說,彬為了報復筠搶走自己的戀人,於是要查出筠謀害他妻子的事實,筠為了掩飾事實,筠把彬殺掉了……”
張智道:“所以《樹葉上的時光》並不是你說的是於碩寫的,而且書中內容跟我們的現實很像。於碩最後死了,他怎麼知道那個結局?所以你的推想完全是扯淡。”
羅菲道:“筠殺掉彬,這個結局不是彬想要的。於碩他只不過寫了你們的感情糾葛,最後的結局是你加的,於碩的死,讓你想到那個令人唏噓的結局,筠殺死了彬。”
張智憤憤道:“所以……你的推斷是我殺死了於碩?”
羅菲沉默著,盯望著他,似要把他看穿。
張智焦躁道:“事實不是這樣的。”
羅菲道:“事實不是這樣的,那又是怎樣的?”
張智大聲嚎叫道:“——實情不是這樣的!”
張智的吼聲驚動了其他人,都朝他投來異樣的目光!
張智已經顧不了旁人怪異的目光了,氣急敗壞地起身走了……
羅菲好幾次看到張智這樣怒氣沖天地離開,他已經習慣了他這樣,同時也讓他明白,張智心中是有事的。
不過……張智剛才擲地有聲地說“事實不是這樣的”,提醒了羅菲,他的推想可能全都錯了,真相其實是另外一回事。
羅菲不禁有些沮喪,本來以為今天跟張智的正面交鋒,他自信他的推想,會得到更一步證明,不想最後張智一句堅定的吼叫,讓他明白,他的推想是多麼的膚淺。
羅菲說服自己振作起來,重新再理一理這個案子的頭緒……
2
羅菲為了追查於碩遇害的真相,他決定再去廣西螞蟻山走一趟……到於碩遇害的地方去尋找證據,才是明智的。他相信只要去了,肯定會有新的收穫!
羅菲跟張智談話後,他就像一個從來沒有輸過的拳擊手,完全被打敗了,不禁有些氣餒……不想他的很多推想環節是不對的。可能是很簡單的事,只是他現在還沒能找到新的證據,來幫他把他推想的環節正確地扣上。
所以……他要再去一次螞蟻山,親自去了解於碩當年遇害的事很有必要。他是一個不服輸的人,遇上困難不會就此氣餒下去的。因此,他要立刻行動,馬上向廣西偏遠的螞蟻山進發!
羅菲正出門要鎖上偵探社的門,興致勃勃地遠行去螞蟻山時,他被一個人叫住了。
羅菲回頭看時,原來是在東源有過一面之緣的周楊警官。
周楊沒了上次的高傲,一副謙虛的樣子,笑臉相向地問道:“羅偵探是要出去了?可以抽點時間,我們聊聊麼?”
羅菲心上好奇周楊警官會主動找他,便熱情地問道:“是就在我辦公的地方談呢?還是找家咖啡館,邊喝咖啡邊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