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你是大興國的人?”
“我的祖輩是大興國人。”
“大興國,楊姓是非常特殊的,你知道嗎?”
“我知道,大興曾經的皇族就姓楊。”楊淼說的很直白。
“你在哪裡出生?”譚放有點好奇的問道。
“大昌國問城縣。”楊淼沒有打算隱瞞。
“問城,”譚放嘀咕了一下,這個城他好像在哪裡聽過,一時沒有想起來。
“對,想起來了,四個月前,南方大興想要復國的楊飛勇就說過他們在一個叫問城的地方一直被監視著。”譚放心裡緊了一下。
譚放看了楊淼一眼,他不敢多問了,轉移開話題,問:“你以前學過那些字,還讀過那些書?”
楊淼把自己學過一些字,還有讀過的常規的書都講了一下。
譚放叫下人叫爾向和艾泰進來。
“我考察過了,這個孩子很不錯,我決定收留在學堂跟我學習,估計過了十來年,肯定要比我強的。”譚放說道。
“謝謝譚先生了,有個事情忘記跟先生說了,我這個遠親啊,因為家裡出了點事,所以就暫時住我家的,過段時間,他們家的事情平靜了,他可能會回去。”爾向說,“學費放心,我們按照一年的交。”
“回去,是回大興國嗎?”譚放問道。
“啊,這個還沒有定。”爾向磕絆的說道。
“沒事,你們家了學費,學不學你們自己定,只要一天還在這裡學,那就要好好學習的。”譚放說。
“這個你放心,我們家公子”話還沒有說完,艾泰“喝”咳了一下,爾向急忙改成“我們家小子,就愛讀書,平時就是到處找書看。”
譚放一聽,心裡有數了。
“明天開始過來學堂上課吧。”譚放說道。
“那我們先告辭了。”爾向說道。
“先生,告辭。”楊淼想譚放一拜。
這一拜,譚放心裡咯噔一下,之後也釋懷了,既以為師,受得起這一拜。
這一晚,賈仁和為祝賀楊淼明天入學,一大家人大吃了一頓。
至於譚放,下午就拜會了一個在衙門做事的朋友,從朋友那裡知道,大興皇族楊家前幾年一直在問城,楊飛勇就是從問城逃到大興國的。
在問城還有一個楊家,是楊飛勇的弟弟楊飛良,據說楊飛良一家在四個月前也是分崩離析,有好幾個人也是不知所蹤,具體情況他朋友也不清楚。
譚放在書房裡坐著,想啊,這個楊淼怎麼會這麼不小心,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真名和出生地,這就很好的讓人猜出他的來歷,那是有性命之憂的。
尤其是爾向的那一聲“公子”,讓譚放堅信這個楊淼應該就是大興皇族的後嗣。
同時,楊淼也躺在床上,想起祖母的話,在大興有個名士叫譚司,此人雖未入朝為官,卻是真的忠君愛國之人,祖母曾見過一面。
既然譚司可信,楊淼覺得他的兒子譚放應該也是可信的。
楊淼知道,自己身邊只有舅公這樣的武將是不夠的,需要出謀的能臣謀士。
“文武兼得”,這是書上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