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仙家弟子傳凌霄(三更)

曾祖姜質,也就是姜偉的高祖了。而姜化的祖父是姜質的大兒子姜懿,姜懿只有一個兒子姜會,也就姜化的父親。

而姜偉是姜質二兒子姜宸的後人。這麼一算?也就是隔著四代的親戚?

說完關係,姜化又開始講述姜家的歷史。這在古代,是最重祖宗的,既然忘了,姜化怎麼可能不講一遍姜家的歷史?

說到高祖姜質,史書之中北史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記載:子宵好為文詠,坦率多鄙俗,與河東姜質等朋遊相好,詩賦間起,知音之士所共嗤笑”。並且還有有一篇《庭山賦》流傳於世。在北魏時,是魏秀才、國子博士。綺思風飄,離經雲積。簪冕碩學,藻緌通儒。擅譽中朝,飛英魏史。

姜偉這一脈姜化不清楚,便開始講其祖父姜懿,齊廣陽王友、青州長史,說白了就是一個幕僚。到了姜會,則是鹿城縣令。

最後,他才知道表妹的名字,徐惠。說起徐惠,姜化臉上滿滿都是愛。四歲就熟讀《論語》、《毛詩》,八歲擅長寫詩寫文章,目前的代表作是《擬小山篇》: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而這首詩,正是徐惠九歲時的作品。

姜偉徹底驚呆了。

忍不住低聲問她,“咱們兩是親戚,為什麼你會這麼秀?”

惹的徐惠皺著好看的眉頭,

“你說什麼?”

“沒什麼。”

村民陸陸續續回來了,一個個來到姜偉家門口,姜偉立刻迎了出來?

三言兩語與村民們分了錢,並與村民們交代了一聲十天一結賬後,便打發他們離開了。看的姑母姜化很詫異,但也沒有說什麼。最後,向老奶奶表達了謝意。隨後兄妹二人收拾一下自己的衣服,便坐上馬車離開。

徐府處在長安城東部萬年縣,位置比較偏,一路上抱著包袱,兄妹二人探頭望著車外的景與物,排排木製的建築,泥土的地面,寬到是寬,不知道街名,但目測有四車道的寬度。只是垃圾到處都是,讓姜偉直皺眉頭。

即便是住在茅草屋,姜偉也將其打掃的乾乾淨淨的,或許是生活在文明城市時間長了,對長安城內街道上竟然還有糞便這種事有點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城市風貌,差評。

一路到了徐府,僅分了一間廂房帶一個小院子。畢竟徐府並不大,而且家裡原本就有五個兄弟姐妹,平時最調皮的,也就是徐惠十三歲的哥哥,徐齊莊,基本上白天府上看不見人。老二徐齊聃只有5歲,一副憨厚的樣子看見姜偉就傻傻的看著,一看就幾分鐘一動不動,最小的老三徐貞觀7年生,才三歲。跟老大一樣,屬於好動型的。

除了這三兄弟以外,還有一個七歲的小表妹,徐露。

性格和姐姐徐惠不一樣,屬於比較活潑的型別。

或許是受了姐姐的影響,倒是比較愛詩書。

一夜無話,姜偉數著銅錢睡著了。

然而,這一天長安城卻並不平靜。從清晨冰鎮綠豆湯引發轟動開始,‘仙家弟子’這個稱呼,就從長安城傳開了。

也功歸於雲嶺村的村民們帶著感恩的心,使得仙家弟子這四個字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