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章、是時候建立國家了?

這三十個廠,可謂是普通老百姓的救命稻草。這也是姜偉對普通百姓的一種補償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破產的百姓紛紛加入了這個廠,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災難的嚴重性。

但是,絹布和絲綢帶來的嚴重破壞性可不僅僅是這一點? 最大的破壞是貨幣市場的崩壞。

因為銅幣的嚴重不足,許多交易都是用布匹來作為貨幣? 而如今通貨膨脹的嚴重性使得布匹嚴重貶值,這又進一步加重了通貨膨脹帶來的傷害。

但凡事都是有一個過程? 如果因為不忍,而不走這一步? 那對姜偉來說? 是損失。

原本? 他是打算透過商業廣場會議,向其餘五家權貴透露這些,只是沒想到李二陛下會親自來。姜偉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現在,只需要等待即可,他相信,只要開啟一個閘口,就如滔天巨浪一般,沒有人能阻止這個程序。

經過兩天的朝堂議論,排除了一些阻力,終於透過了開放海貿的市場,同時也沿海城鎮建立了一個管理海外貿易的新衙門。

在一個星期內,大半個大唐,都貼上了告示,對下海經商的鼓勵。

而這個時候,李文成立了海貿商行,他將那些原本海盜的船經過一番改造和修補,讓船不用再考慮順風和逆風的季節問題。想法和假設是姜偉提供的,而技術則是這些船匠一點點琢磨出來的。

這些原本是海盜的船,加起來七十多艘,每艘船可裝下數百人,裝的貨物也是不少。有了這些改造的船,大航海時代開啟恐怕會提前近十個世紀到來。

當朝廷的告示貼到各個城鎮後,李文的廣告單也到了各個城鎮。

在廣告單上面,清楚的寫著每艘海船隻收取一成的商品作為船費,同時還提供安全護衛,和有償提供食宿這幾條,許多的商人看到這裡,就就有一些心動了。

走海路可比走陸地快的多了,如果說走陸地去中亞,需要七個月左右的時間。而走海路,僅僅需要三四個月,光是這一條,就足夠誘人了。

而且廣告上特別說明,船上的人員都是經驗豐富的水手(常年在海上的海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安全,但結果卻是隻有一部分被逼到沒辦法的商家選擇了出海。

不出海,這些商家已經快活不下去了,李文的海外貿易,可以說簡直就是他們最後的希望。

江南揚州徐家家主便是其中之一,在揚州,徐家是本地最大的布匹商人,作坊有上萬人之多,開設的店鋪也達到了近百間,遍及揚州、蘇州,杭州等地十多個城鎮。

而如今經過這一場暴風一般席捲而來的通貨膨脹,不出意外的他也面臨著破產的邊緣。

在這場風暴下,作為江南第一大布商,即便是他背靠江南豪族,也無力改變什麼。

然而這時他像江南豪族求助,卻沒有得到任何幫助。面對只會索取,沒有任何幫助的江南豪族,徐家家族有一些絕望了。

最終,他在決定將雙胞胎女兒作為籌碼,想要獲取江南豪族的幫助時,接到了這麼一份廣告宣傳單。他考慮了一個時辰,便不再猶豫,加入了其中。

姜偉的動作也不慢,他可是存了不少布匹的,就等這一波收割了。當告示貼出來後,他便立刻讓李順組織人手,包了下三十艘船。

在李順的帶動下,如同一劑猛藥,原本還在猶豫的商人,紛紛加入了出海的行列。

當姜偉聽到這些訊息後,只是笑了笑。隨後,他又讓人去通知流求的宋岑月,既然海貿的口子已經開啟了。那麼是時候出口鹽,肥皂等等物資到大唐來了。

不過,名義是最重要的,那麼按照什麼名義呢?姜偉得第一個想法,就是建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以正規的渠道,不用擔心受到打壓進去大唐和其餘各國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