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早朝

“虞卿言之有理,此乃朕之過也。”

虞世南點了點頭,行禮回到了位置。

這時又一人站了出來,

“臣有本要奏。”

李二陛下一看是魏徵,

“卿所奏何事?”

“臣聞《書》曰:明德慎罰,惟刑恤哉!《禮》雲:為上易事,為下易知,則刑不煩矣。上人疑則百姓惑,下難知則君長勞矣。夫上易事,則下易知,君長不勞,百姓不惑。所以君有一德,臣無二心,君播種忠厚之誠,臣竭盡輔佐之力。

“然,言尚於簡文,志在於明察,刑賞之用,有所未盡。夫刑賞之本,在乎勸善而懲惡,帝王之所以與天下為畫一,不以貴賤親疏而輕重者也。今之刑賞,未必盡然。或屈伸在乎好惡,或輕重由乎喜怒;遇喜則矜其情於法中,逢怒則求其罪於事外;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談論刑罰賞賜,就取法於申不害、韓非子之言。直道而行之人有屢遭貶黜,人人自危之事亦不少見,故道德之旨未弘,刻薄之風已扇。如此一來,百姓中會滋生出許多事端,如若人人趨炎附勢,就難免使法律不統一。稽之王度,實虧君道。”

“昔伯州犁上下其手,楚國的法律因此而偏差,張湯輕重其心,漢朝之刑以弊。以人臣之頗僻,猶莫能申其欺罔。”

“律法弊端叢叢,以到不得不整改之時,臣請陛下修律法。”

李二陛下認真想了想,點了點頭,

“國家法令,惟須簡約,不可一罪作數種條。格式既多,官人不能盡記,更**詐,若欲出罪即引輕條,若欲入罪即引重條。數變法者,實不益道理,宜令審細,毋使互文。”

說罷,看了一眼長孫無忌,

“輔機,此時予你去辦。”

長孫無忌一禮,

“臣尊旨。”

李二陛下又想到一件事,

“詔書格式,若不常定,則人心多惑,奸詐益生。《周易》稱渙汗其大號,言發號施令,若汗出於體,一出而不復也。《書》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為反。且漢祖日不暇給,蕭何起於小吏,製法之後,猶稱畫一。今宜詳思此義,不可輕出詔今,必須審定,以為永式。”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房玄齡,

“玄齡,此時便交予你了。”

“臣遵旨。”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諸位大臣,

“各位愛卿可還有何事要奏?”

房玄齡想了想,最終還是站了出來。

①秋獮(xiǎn冬狩:秋獵為獮,冬獵為狩,秋獮冬狩泛指秋冬季外出打獵。

②隼(sǔn:禽鳥。

③馬卿直諫於前:馬卿指司馬相如,漢武帝時為郎。司馬相如跟隨武帝出去打獵,他見武帝總是喜歡親自追逐擊殺猛獸,於是上疏規諫,被武帝採納。

④張昭變色於後: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三國時為吳主孫權軍師,他見孫權親自馳馬射虎,嚇得面目變色,極言規諫。

⑤殪(yì:殺死。

⑥芻蕘之請:微臣的請求。

⑦涓澮(kuaì之流:涓涓小溪般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