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真理的實驗。

姜偉等待了片刻,這才開口道,

“首先,在下雨天,我們是不是看見了烏雲?”

臺下不少人點了點頭,公子哥也開始認真聽著。

“那麼烏雲是什麼?它又從哪裡來的呢?最後仙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天氣炎熱時,湖水會乾枯。當我們煮菜煮茶時,會有白氣飄向天空。而水煮久了,水就會不見了,後來仙人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天上的雲,是因為太陽的炎熱,或者沸騰的水,而飛上天形成的雲。”

沙赫爾聽到這,也是恍然大悟,對姜偉,也是越來越崇拜了。

“那麼,在積蓄了足夠的水霧,水霧就會發生碰撞,而形成水珠。仙人們發現,天的上空,是有氣流的,什麼是氣流?我們暫時將它定義為風。這氣流是向上的,所以托住了水珠。當水珠碰撞越來越大,大到氣流支撐不住水滴時,那麼就會下雨了。”

臺下眾人,再次恍然大悟。在姜偉的解說下,他們知道了為什麼會下雨。但同時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就是,為什麼上空會有氣流?

“所以,如果要讓水珠落下來形成雨,只需要快速形成大水珠就可以了。如何快速形成大水珠呢?在仙師給我的天書中就有記載,至少有三種東西,可以讓水珠快速變大,而產生雨。”

這時房玄齡有點忍不住了,雖然他還有很多疑問,但姜偉所說的仙,並不像是那種虛無縹緲的仙,反倒是如同諸子百家一般,他記得。在諸子百家之中,道家與陰陽家,便是研究天地自然,與宇宙的,那麼,姜偉會不會是陰陽家的傳人呢?

不過是不是對房玄齡來說並不是很關心,他關心的是下雨。要知道,天災乾旱,對百姓的農作物傷害是非常大的。如果真的有辦法可以催雨下來,那麼無論如何這趟也值了。他仔細的聆聽者,生怕錯過了一個字,可這時候姜偉偏偏不說話了,讓房玄齡急了。

“老夫房玄齡,還請小兄弟告知,如何才能催下雨來?”

姜偉認真的打量著這個乾瘦的老者,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房玄齡啊。對老者點了點頭,這才開口道,

“雖然有三種以上的東西可以催雨,但我目前只獲得一種。”

“快說。”

房玄齡見他一臉淡然的講著,有點急了。

“二氧化碳。”

姜偉說了一個詞,讓房玄齡頓時懵了。

房玄齡很想問,你是不是耍我?二氧什麼的是什麼東西。

他憋了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憋的滿臉通紅。

姜偉見了,連忙開口道,

“二氧化碳,是一種氣,什麼是氣呢?”姜偉望了望天,有點不知道怎麼說,整理了一番語言,這才開口道,

“氣呢,存在空中,你身旁,它無處不在。但你需要呼吸,而你所呼吸的就是氣體中的氧氣。”

這下許多人明白了。

最初“空氣”一詞由道教著作衍生而來。也寫作“空炁”。而唐朝時期,已經有人證明了空氣的存在。

氣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哲學觀念,它不同於古希臘的風火土水那樣的物質化,它更是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產物,認為萬物皆一氣而來。

要說專門系統講氣的書,很少,因為將“氣”作為一種明確的思想而提出時,已經有點晚了,大致是在魏晉隋唐之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