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在場還沒人提到,那就是容積率的利用率。
國內商場有個通病,樓層越往上,人氣越冷清,對於一步路都不想多走的國內顧客來說,去高樓層消費是有心理障礙的,一般從第三、四層開始,人氣就會逐步冷清。
所以國內商場大部分都是六層以下,而六層樓對容積率的利用率太低,步行街同樣如此。
如果只做商業街區,那文彥棋爭取來的高達5的容積率,根本發揮不出來。
作為一名合格的地產商,如果不能把容積率充分利用上,把每一寸土地都儘可能的攥取最大價值,那就是巨大浪費。
所以,定位不僅要考慮回款週期,也得充分考慮到容積率。
王流左右權衡,心裡有了主意,敲敲桌子,壓下眾人的議論,沉聲道:
“意見我都聽了,說的都不錯,把專案做成綜合體,這一點上都沒意見,目前爭論的焦點,都在具體做哪些業態上。”
眾人紛紛點頭。
王流繼續道:“楊經理提的購物中心想法很不錯,不過只能作為一種業態,不適合全面覆蓋,一來市裡市場有限,消化不了這麼多鋪位。
二來成本高,回款慢,財務壓力太大。
三來……容積率的利用率太低,別忘了,一個專案能有多大賬面價值,可都在實實在在的開發面積上,想把專案利益最大化,每一寸土地都該利用上。”
眾人再度點頭。
楊凱也深表認同:“王總說的對,是我沒考慮充分。”
王流微微頷首,沉聲道:“購物中心可以確定下來,規劃一下,蓋個大型商場就夠了,剩下業態選擇上,第一要考慮容積率,第二也要考慮財務壓力,儘可能的縮短回款週期。
酒店和寫字樓都可以安排上,眼下市場雖然趨近飽和,但隨著將來市裡經濟持續發展,這塊的需求也會持續提升,收益是有的。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業態選擇上,一定要加上公寓,論到回款速度,還是蓋房子來的最實在,不用等蓋好就能賣,能極大緩解我們的財務壓力。
而且,這塊我們也熟。”
“說的是。”
“利用商業區聚攏人氣,再用公寓回款,正好能平衡財務壓力,王總這個提議很好。”
眾人紛紛點頭。
王流環顧一眼眾人,總結道:“既然沒人反對,那就這麼定了,這個專案總共做商場、酒店、寫字樓和公寓四種業態。
定位敲定,接下來再討論一下未來的銷售問題吧,公寓不用說,肯定是要賣的,但是商場、酒店和寫字樓,將來我們是自己持有,還是出售,或者租售結合?”
“賣了吧,這樣最乾脆。”
“對,光靠收租子,想收回成本得等到猴年馬月,這麼大筆資金壓進去,萬一將來資金鍊緊張,那風險就大了,還是直接賣了回款穩妥。”
“我同意出售。”
有人同意賣。
也有人想持有。
“我反對賣,蓋完就賣,拿錢走人,那是住宅地產才幹的事,我們現在乾的是商業地產,得轉變一下思想了。”
“我也不同意,剛才王總已經說了,可以利用公寓回款,資金上壓力已經不大了,剩下的物業當然是自己持有最划算,回款週期雖然慢,但勝在持久,能形成穩定的現金流,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同意自己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