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遠試探道:“不需要你多費心,只要投點錢,再派幾個人回來協助一下就行,剩下的有楊總負責,你看可以嗎?”
楊永安也一臉期待的看著王流。
王流掃了一眼兩人,爽快笑道:“沒問題啊,能給家鄉做點貢獻,我自然義不容辭,而且老楊也是我朋友,於書記還開口了,這點忙我說什麼也得幫,要投多少錢?兩千萬夠嗎?”
入行這麼久,什麼樣的專案,需要多少投資,他心裡基本都清楚,七萬多平的地,如果放在市裡,沒個一兩億絕對拿不下來。
但是放在縣裡,那就少的多了,有上個三千萬應該就足夠。
既然是合作開發,那錢也不能他一個人全掏,多少也該給楊永安留點投資空間。
他現在做的專案,動輒都是億起步,兩千萬的小投資,對他已經完全不值一提,既能賣于思遠和楊永安一個面子,也能博一個回報家鄉不忘本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夠了夠了!”于思遠和楊永安同時喜上眉梢,連連點頭。
對王流不值一提,但是對他們而言,兩千萬可就不是筆小錢了,專案他們也預算過,全部做下來需要的投資就是三千萬左右。
楊永安砸鍋賣鐵也就能湊個一千萬,還差兩千萬的缺口,今天找王流,就是希望他能幫他們把這筆缺口堵上。
現在還沒等他們開口,王流自己就先表了態,倒是正好如他們所願。
兩人都有點喜不自勝,楊永安心裡甚至還有點酸溜溜的,想當年……不,也就三年多之前,王流還是個在他工地上給他搬磚的打工仔,這才過去三年多,沒想到王流就成了一個隨手掏筆錢就能讓他仰望的存在,他倆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了啊。
不過他如今也開始重整旗鼓,未來必定能奮起直追……至少也應該能彌補上點差距了,楊永安暗暗給自己加油打氣。
目的達成,于思遠心懷大暢,哈哈笑道:“我就知道你不是一個忘本的人,找你準沒錯,現在果然讓我說中了,咱們青山縣能有你這樣的老鄉,是縣裡的榮幸啊。”
“於書記過獎了,家鄉養育了我,如今我小有成就,能回報下家鄉也是我的榮幸,不值一提。”王流謙虛道,場面話而已,當誰不會似的。
楊永安收斂好心情,呵呵笑道:“總之還是要感謝王總慷慨解囊,專案總預算是三千萬,你出兩千萬,剩下的一千萬我來出,專案咱們一起做,收益就按出資比例來分配,你看怎麼樣?”
王流只出錢,後續的運作都由楊永安來負責,按理說是能分一點管理股的,現在卻表示按出資比例來分配收益,也算蠻有誠意了。
王流欣然道:“沒問題,就按你說的辦吧。”
……
趁著過年還在家,楊永安抓緊時間跟王流簽了合同,徹底把事定了下來。
敲定完專案,王流也到了返回市裡的時候。
前幾天和劉長輝打過拜年電話,知道MBA報名的事他已經幫他搞定,免試入學,4月6號直接過去報道,開始入學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