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2章:物流籌建方案

第三座建在瀋陽,覆蓋東北三省。

第四座建在西安,覆蓋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形成華北、華南、華東、西南、華中、西北、東北七大物流板塊,業務範圍直接輻射到全國。

同時進一步擴充物流網路,搭配七大物流板塊,在各個板塊內部,根據各地情況,建立中小型倉庫。

根據訂單情況,在各個倉庫之間,就近安排配送。

這樣一來,隨著我們建立的倉庫數量越來越多,物流網路越來越完善,最終形成倉配一體化,把產品從倉庫直接送到使用者家,實現點對點的配送。

這樣不僅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運送效率,還能降低運輸成本,縮短配送時間。”

王流點點頭,基本明白了他的想法,簡而言之就是,先在全國建立七大物流板塊,然後再在各個板塊內部細分成無數倉庫網點,最後實現倉配一體化。

倉庫既是倉庫,同時也是配送網點,把產品直接從倉庫,點對點送到使用者家,儘可能的減少搬運次數。

雖然有點難,而且短時間內不可能做到,想實現沒個十年八年持續投入基本不可能,但是不得不說……

“想法不錯。”王流笑著誇了句。

黎向濤咧嘴一笑,再接再厲道:“第三階段,也是最後一步,開放物流平臺,承接社會訂單,實現派送和攬收一體化服務。”

嘖嘖,攬收也考慮到了,眼光很長遠嘛……王流咂了咂嘴,放下方案,笑道:“不錯,考慮的很周到,就按方案裡規劃的去做吧。”

“好,您要沒意見,那我就著手去做了。”

黎向濤笑著應下,說完頓了頓,又遲疑道:“不過還有個問題,方案有了,第一階段投入不算太大,資金我們也不缺,但是……”

黎向濤看了看王流,苦笑道:“公司人手不夠了,快遞、運輸、倉儲這些人員都好說,關鍵是開發物流系統,搭建和管理物流網路的技術和管理型人才不好找。

南華畢竟只是一個二線城市,人才有限,這幾年經過公司持續挖掘,基本也快枯竭了,也沒所像樣的高校,現在就是招聘估計都不好招。”

這還真是個問題。

方案再好,資金再充足,也得有人去執行才行,而這就是天盛目前最大的短板。

黎向濤說的還算保守了,以南華的地理位置和發展程度,說是二線城市都有些勉強,發展水平有限,人才培養和儲備自然也薄弱。

又經過天盛這幾年的持續挖掘,別說市裡,就是省裡都快被他挖光了,可公司要發展,以後肯定還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市裡屬實有點太侷限了。

不過想解決倒也不難,市裡招不到人,那就上外地招不就得了。

正好要在京城設立倉儲中心,乾脆順勢去京城建個分部,依託京城無數高校以及雄厚的人才儲備,怎麼著也夠公司發展了。

而且,現在剛好六月,正是每年一季的高校畢業季,正好方便公司去招聘,以天盛如今的實力,隨便搞幾場校招,人不就嘩嘩的來了?

王流暗暗盤算好,又忽然心裡一動,笑道:“我倒是想到個地方,可以幫公司招些人才進來,暫時緩解一下人才壓力。”

黎向濤幹嘛問道:“什麼地方?”

“清華。”

王流淡淡一笑,說起來他如今也算是清華的學生,還認識一位副院長,溝通一下,想進去招點人應該不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