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事兒,楊氏好幾個晚上都沒有睡好,心裡頭翻來覆去的難受糾結肝疼心疼各種疼。
一會兒埋怨盧杏兒,一會兒又埋怨喬小如。
到了最後怨喬小如更多一點——似乎每次躺槍的都是喬小如……
他們是大房,說起來是一家之主,喬小如那死丫頭手裡攥著十幾萬兩銀子,卻一分一毫捨不得給他們,都給了盧杏兒了。
再想到田氏透露出意思,將來盧杏兒的嫁妝也是三房出——
這麼一來,將來盧杏兒嫁了人,指不定還能從三房得到多少好處呢!這可真正是便宜了外人反倒自家人一丁點兒也撈不到了。
也不知楊氏怎麼想的靈機一動,就把主意打到了盧杏兒的親事上:如果盧杏兒嫁給了自己的孃家幼弟,這所有的好處不就都成了自家的嗎?
且將來喬小如那死丫頭要照看盧杏兒,也就等於照看了幼弟和老楊家,自己這個女兒對老楊家也算是問心無愧了!
到時候,盧杏兒就是自己的弟媳婦,哼,她要是敢不聽話,就叫爹孃和幼弟狠狠地教訓她、好好的教她做兒媳婦的道理!
如此一來,便是自己也是有好處的,至少透過挾制盧杏兒,也等於間接的轄制了喬小如那死丫頭……
楊氏越想越覺得這事兒靠譜,越想越覺得這主意真是妙極了!
儘管她也覺得盧杏兒配不上自己的幼弟,然而娶了回去也就那麼回事兒,到時候楊家發達了,幼弟還可以娶平妻、可以納妾不是嗎?至於盧杏兒,哼,若是乖乖聽話,便給她一口飯吃,若是不聽話,就等著吧!
楊氏雖然在心裡已經盤算得很好,並且認為盧杏兒能夠嫁給自己幼弟做媳婦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卻也明白盧杏兒是不會樂意這門親事的。
她不覺得盧杏兒是瞧不起自己的幼弟,而是認為盧杏兒跟自己不和,所以不會願意嫁。
還有她男人盧孝全,盧杏兒那死丫頭不樂意,盧孝全多半也會逼她。
那麼,少不得自己得想想辦法。
於是楊氏又去找了梁媒婆。
這次楊氏的態度十分強硬,語氣十分不善,不準梁媒婆再給盧杏兒找婆家。
梁媒婆知道盧家情況複雜,本來就不太想接這門親事的,只是後來喬小如好言相說,又許了重酬,梁媒婆這才又表了態表示會好好的用心為盧杏兒物色個好人家。
誰知前陣子她家裡有點兒事,她一直忙著家裡的事,便將此事耽擱了下來,如今才準備好好的為盧杏兒挑選挑選人家,又碰上楊氏這極品——
這麼一來便是喬小如給再大的好處,梁媒婆也不樂意管這事兒了。
瘋子難纏啊!若是被楊氏這潑婦纏上,被她敗壞自己的名聲,豈不得不償失?
楊氏才不管梁媒婆態度好不好,見梁媒婆答應不管這件事她便滿意了,樂呵呵的回了家。
楊氏本就是個簡單粗暴的人,說話做事就沒靠譜過。
就她那腦子,想來想去也沒能想出來有什麼好辦法,於是她選擇了直截了當。
這天,又讓青苗去把盧杏兒叫到大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