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羅大娘和潘氏就打了起來,尖叫喝罵著打成一團……
若不是驚動了左鄰右舍前來拉架,兩個人還不知道要打成什麼樣。
然而正是左鄰右舍這一拉架一勸,人人都知道了喬小如先頭沖喜的那戶人家老兩口來找她了。
楊氏聽見了躍躍欲試的又要蹦躂起來,李氏暗道不好,急急跟盧孝全說了。
盧孝全心裡罵一聲,趕緊將楊氏弄回家去警告敲打了一番。
他雖然氣三房,不待見喬小如,可喬小如現在已經是自家的侄媳婦,楊氏做大伯孃的若跟外人——還是個這樣身份的外人攪合在一起對付自家侄媳婦,老盧家臉面往哪兒擱?
這馬上就要娶兒媳婦了,萬一喬小如惱羞成怒報復起來,這兒媳婦能不能娶進門還兩說呢。
對於前一個理由楊氏嗤之以鼻,可是後一個理由,還真把她給嚇住了。
自己兒子這麼好的親事,可不能被這小賤人給攪合了。
楊氏只好遺憾的熄滅煽風點火的心。
羅大娘見來了人,越發哭鬧起來,口口聲聲老婆子被欺負了,還拉扯上喬小如。
可她也不想想,她一個外村的,跑到本村來罵本村帶領大家致富的財神爺,且眼下大夥兒都領了柿子樹苗,精神抖擻等著今年大幹一場跟喬小如一起發財呢,誰會樂意聽這些話?
於是七嘴八舌的紛紛指責羅家老兩口的不是起來。
本來也是,人家喬娘子現在跟你們羅家屁關係都沒有,你們巴巴跑來盧喬村幹什麼?
來了還不算,還要找人家?你們想幹什麼?存心膈應人、看不得人好是吧?
至於說你們兒子的死,那是本來就病得半死不活了,不然你們也不會想到沖喜,更沒道理怪人家了,那是你兒子福氣薄……
其中叫得最響的就是二房張氏了,嘲諷羅家福氣薄的就是她,氣得羅大娘差點沒暈過去。
羅大娘沒想到眾人異口同聲的都護著喬小如,異口同聲的指責自己,氣得更是一佛昇天二佛出世,索性坐在地上撒潑嗷嗷的拍著地嚎啕哭罵起來。
莫氏打探到這一場熱鬧,早已飛奔稟報給了喬小如。
喬小如冷笑,沒理會。
只要那兩老口子不鬧到自家門口來,她沒有必要去管。
說起這事兒來喬小如也是鬱悶不爽的很,好不好的這兩個人跑來找她幹嘛啊?
她喬小如跟他們羅家並沒有半分瓜葛好不好。
最後,還是里正看不過去了,前去驅散了本村的人,勸說他兩個快些回家去吧,不然天就晚了。
倒不是里正多事,畢竟這兩個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且又失去了唯一的兒子,這個身份無論在哪兒都必定是讓人同情的一方。
在自個村裡若是被人欺負得太狠了,難免會傳出什麼不好聽的來。
要是更加糟糕點,這兩個身體一個受不住弄出點什麼事兒來,那真是跳進黃河也說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