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沒過幾日,盧湛領了件差事要離開京城一趟。
陵水落雁島一帶水匪猖獗,打劫過往商旅,一向來便是官府朝廷頭疼之事。
官府也不知多少次派人去剿匪,然而落雁島一帶水路錯綜複雜,那些水匪又十分狡猾,從來不跟官府當面硬碰硬。
官府剿匪大軍一來,他們便逃入深處,化整為零,令官府無從下手。
畢竟剿匪大軍又不可能長長久久的待那裡,無果只得退走。
一退走,他們便又囂張起來。
這二三年來,尤其囂張,甚至有的時候深夜裡沿著陵水潛入大運河,劫持大運河的商船,簡直無法無天。
無奈對方太狡猾,官府見他們只搶掠財物,輕易也不傷及人命,又頗有分寸並不敢搶劫官船,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作罷。
這一二年來,朝廷上下一起裝聾作啞,已經沒有人提及此事了。
可是,前幾天卻有人提及了。
原因是有從京城前往地方赴任的官員被搶了,那官員悽悽涼涼的返回京城哭訴,雍和帝龍顏大怒。
畢竟要說做到天下毫無陰司暗事,處處一片太平繁榮這不可能,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只要鬧得不過分,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罷了。畢竟,那些水匪還算是有底線,沒有濫殺人命。
但這次搶到了朝廷命官的頭上,等於狠狠一記耳光扇到了朝廷的臉上,等於不把朝廷、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雍和帝豈能不怒?
自己派遣赴任的官員,半路上被水匪給搶了揍了,狼狽不堪返回哭訴,他若是不管,那麼這個皇帝也當得太窩囊了點。
雍和帝這次是動了真氣,不讓地方官處理此事,而是要從朝廷派兵,派遣一支精銳,必定要一舉拿下這一股不知天高地厚的水匪。
本來此事與盧湛沒有關係,可太子也不知道聽了哪位幕僚的話,很想在父皇面前立功露臉,同時也想彰顯自己的能力:多年懸而未決之事在他手裡被解決掉了,這是多麼長臉的事兒!
太子便向雍和帝舉薦了盧湛。
盧湛現在算是他身邊第一得用之人,他相信盧湛能辦好此事。
雍和帝想了想,便點頭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