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設了99桌酒席,求長長久久之意。
儘管酒宴的席位不少,但許多商人仍然為了這次婚宴的一席之地爭的頭破血流。
李管家已經忙得是焦頭爛額了,為了接待賓客李家已經包下了鐵嶺衛所有的客棧,但是絡繹不絕的賓客還是讓鐵嶺衛陷入了癱瘓。
這座曾經名動一時,有“塞北江南”別稱的衛城又一次煥發出了榮光。
光為了這次婚宴,李家足足花費了白銀4萬兩之巨,要是算上聘禮以及其他的花銷,李獻忠的這次大婚總花費超過了白銀十萬兩。
雖然比起福王朱常洵三十萬兩的婚禮花銷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不過放在這遼東,也算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婚禮了。
雖然開銷巨大,可是收穫更是更加豐厚。
李家其實並沒有多大面子,可是如今李獻忠的地位可不低。
萬曆皇帝親自賜下一份婚禮的賞賜,這次其婚禮的很多用具都是御賜的。
就連受了李獻忠不少好處的鄭貴妃也託自己的侄子鄭養性送來一份賀禮,也算是坐實了李獻忠這個“妖妃黨羽”的稱號。
萬曆同鄭貴妃的賀禮不在於多少,而是在於一個態度。
遼東各地的官員同遼東李家的自己人就不用說了,李獻忠在京城的死黨成國公朱純臣,以及鄭養性更是親自趕赴鐵嶺參加李獻忠的婚宴,其他一些勳貴也有送來賀禮。
就連內閣首輔方從哲同兵部尚書熊廷弼也派人送來了賀禮。
如果不是李獻忠強行規定了遼東軍政官員賀禮價值不準超過100兩白銀,估計這賀禮的金額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遼東的官員要是送禮送的多了,肯定會從別的地方找補。
李獻忠的這場婚禮到時候會轉變成對整個遼東地區百姓的盤剝。
他雖然喜歡銀子,可也不想自己同哈齊婭這場好好的婚禮被整個遼東的百姓謾罵詛咒。
所以李獻忠直接發出了告示:不接受五品以下文武官員的賀禮(李家的親朋除外),凡是遼東的官員,賀禮價值不得超過白銀100兩。
並且在開原鐵嶺兩地派人嚴查有沒有利用自己婚禮做文章,趁機盤剝百姓士卒的。
也正是這些親民之舉,使得他的婚禮雖然奢華卻並未變成普通百姓的負擔。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百姓自發來湊這個熱鬧。
雖然他沒有結過婚,但後世“乾隆下江南”的例子他還是知道的,這些排面最終都是轉嫁到老百姓頭上的。
饒是如此,他這場婚禮的禮金同禮品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管家被告知目前禮品已經堆滿了李家的三個倉庫,禮金根據初步統計已經超過了30萬兩。
李獻忠的姻親隊伍早上從開原城出發等到達鐵嶺的時候都已經快要接近黃昏了。
縱然李獻忠是一名年輕力壯且征戰沙場的武將,這一路下來也是累得不行了。
藉著如廁的機會,他偷偷啃掉了一隻李三順遞過來的燒雞。
然後又貼心的讓人給哈齊婭也送了一些吃的。
這結婚還是真是一場體力活,要不抓緊機會補充點能量,豈不是要影響晚上洞房的質量?
雖說他同哈齊婭也不是頭一回了,但洞房的儀式感總還是要有的。
休息了一會之後,迎親的隊伍終於浩浩蕩蕩來到了鐵嶺衛。
“勁卒數萬,雄視絕塞。附郭十餘里,編戶鱗次,樹色障天,不見城郭;臺榭之盛,甲於一時!”
這是《遼左見聞錄》中對於鐵嶺衛的記載。
鐵嶺衛中有不少李家的親族,故而這裡的百姓比之開原城更加熱情,李獻忠都有些受不了了,短短的數里路硬是走了半個時辰之久。
最後終於來的了李家的老宅。
李獻忠剛想喘上一口氣,就被李管家告知,自己的義父李如柏在老宅的祠堂等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