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一章 李獻忠連納八妃,被推為天命可汗(求追訂月票)

很快周邊的胡楊林中不斷的有騎兵殺出,將宰賽的騎兵主力重新包圍起來。

原本漠南聯軍就有2萬5千人,林丹汗又將察哈爾部南面留守在數千人馬調集到了這裡,再加上土默特的老巢歸化城(今呼和浩特)也在這裡。

如今他們有足足3萬5千多人,而宰賽的先頭部隊5千人已經基本報銷了,如今只剩下1萬5千騎。

尤其是一千鐵甲重騎的陣亡,對他們整體計程車氣影響很大。

到處都是廝殺的騎兵,一時間兵器的撞擊聲以及戰馬的嘶鳴聲響徹了整個河岸。

儘管宰賽不斷的調整騎兵的隊伍,一次次的向察哈爾聯軍發起衝擊,企圖撕開一條口子。

不過聯軍仍然憑藉人數的優勢,將他門困在河岸邊。

眼見突圍不成,宰賽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退入了河邊的一片樹林之中。

隨著天色漸暗,林丹汗的人馬也停止了進攻,只是將他們圍困在這片樹林裡。

今天他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們殲滅了宰賽手下1萬多人,而自身的傷亡只有5千。

如今他們的兵力對比也變成了3比1。

林丹汗知道宰賽不會就這樣坐以待斃,今晚他肯定會設法突圍的。

不過如今3萬對1萬,優勢在我。林丹汗又怎麼會讓他們如願以償?宰賽連夜發動了數次襲擊都被林丹汗擊退,反而是又折損了上千人馬。

此時突圍無望的他,也只能寄希望於李獻忠的援軍了。

而柳師爺也很快找到了趕來增援的科爾沁騎兵。

當布和聽到宰賽被察哈爾主力包圍在了塔布河附近的時候,布和有一種難以掩飾的興奮。

漠南蒙古的三大勢力力,林丹汗、內喀爾喀同科爾沁。

如今他們兩個大打出手,正是科爾沁崛起的好機會。

看來這次向李獻忠透露玉璽的訊息,這步棋還真是走對了。

他說道:“我科爾沁如今兵少,恐怕難以抗衡察哈爾聯軍,還是等遼國的主力到了再做打算吧!”

本來柳師爺也就是裝裝樣子,現在看到科爾沁見死不救他也就放心了。

李獻忠沒到林丹汗這麼猛,為了誘敵居然真的退了一千多里地。

不過如今他們已經退到了土默特部的老巢附近,距離歸化城也就是1天多的路程,還是增加了自己突襲歸化城的難度。

這也迫使李獻忠不得不進行分兵。

最終他令阿濟格的皇協軍同葉赫部的騎兵在大青山設伏,阻擊可能回援的林丹汗。

而自己則率領遼東軍直撲歸化城。

大明隆慶六年(1572,駐牧於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領阿拉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陽,黃河之濱,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

該城竣工後,明廷賜名為“歸化城“。

這座規模較大的城池,在層巒疊嶂的青山輝映下,顯露著一派蒼鬱生機。當時的歸化城由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當地蒙古族人民給她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庫庫和屯“,又譯為“呼和浩特“,漢意為“青色的城“。

當然了說城池大那也是隻是相對於草原上的土城。

實際上歸化城東西長300餘米,南北寬250米的樣子,只有南北兩座城門,遼東隨便一個衛所城就比這大了。

只不過它在夯土外邊包了一層青磚,另外城高8米,還是比較高大的。

此時土默特部的主力已經被調往圍攻宰賽了,城裡自然是沒有多少人馬。

明軍是騎兵急行軍,火炮還需要半天才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