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無論是奧斯曼的普通士兵,還是指揮攻城的將領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的衝向巴格達。
畢竟還不是已經完成後裝改造的華夏步槍。
需要前裝彈丸火藥的燧發槍,仍然有一個較長的裝填彈藥時間。
這也就註定城上的火力無法做到延綿不絕。
最終奧斯曼人還是殺到了城下,他們利用幾處炸塌的城牆作為突破口開始進攻巴格達。
奧斯曼人的彎刀同波斯人的長矛終於要進行正面碰撞了。
此時的巴格達已經被廝殺聲淹沒了!
雙方進入短兵相接之後,火炮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士兵們的吶喊聲以及兵器碰撞發出的金屬撞擊聲!
當然時不時的還夾雜著火槍射擊的聲音。
此時的巴格達宛如一座血肉磨坊,城內疊滿了厚厚的屍體,到處都是受傷士兵的哀嚎聲。
使得這座美麗的城市變成了一座人間煉獄,城市街道的排水溝渠甚至都被血水給染紅了。
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奧斯曼人終於突佔領了巴格達的外城以及內城。
不過波斯人依舊佔據著巴格達最核心的禁城。
他們並沒有放棄,因為根據情報華夏人已經同意了雙方議和,波斯帝國終於不用再兩線作戰了。
而波斯皇帝薩菲正率領3萬大軍前來支援巴格達。
皇帝陛下御駕親征,這極大的提升了波斯士兵的抵抗意志,即便是他們的處境已經萬分危險了,但依然沒有放棄抵抗!
血戰了數個晝夜之後,奧斯曼人仍然沒有徹底征服巴格達。
但是薩菲的到來並沒有讓土耳其人害怕,反而讓他們有一種莫名的興奮。
一方面是他們賴以成名西帕希重甲騎兵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擒賊先擒王”,只要殺死或者俘獲了薩菲,那麼波斯人的抵抗就將徹底結束。
薩菲也不是不知道北上支援巴格達的風險很大,但此時雙方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決戰,作為波斯帝國的皇帝他必須要做出表率。
想象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
當上萬奧斯曼的西帕希騎兵出現在波斯人面前的時候,這位波斯皇帝卻帶頭逃跑了。
他的這一行為直接讓三萬波斯大軍陷入了混亂。
在一萬西帕希騎兵的衝擊下他們很快就崩潰了,三萬波斯軍幾乎被殺了一個片甲不留。
而薩菲本人更是直接做了奧斯曼人的俘虜。
然後這位“波斯戰神”同“大明戰神”朱祁鎮一樣做了一回“叫門天子”。
連自家的皇帝都被奧斯曼人俘虜了,剩餘的波斯人也就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巴格達殘存的波斯人最終放下了武器,之後巴士拉同阿巴丹等波斯西南部的城市也放棄了抵抗。
巴格達之戰歷時3個多月,奧斯曼足足陣亡了五萬五千多人,其中有兩萬人是最精銳的星月軍團。
奧斯曼蘇丹穆拉德四世為了平息自己的憤怒,居然在巴格達城屠戮了包括薩菲本人在內的近3萬波斯降軍。
他的這一舉動並未使得波斯人徹底臣服於奧斯曼,反而在波斯西部地區的引發了諸多起義。
波斯人不願意臣服於殘暴的奧斯曼人,他們或者揭竿而起加入到反推奧斯曼人的起義軍中;或者舉家遷移到東部華夏控制的原波斯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