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二章 李獻忠的秘密(大結局)

此外以喀爾喀蒙古為先鋒的漠北軍團也再次北上,進入到寒冷的西伯利亞平原,在那裡建立一些補給點,將整個西伯利亞都劃入了努爾幹都司的治下。

華夏的年輕人明白,這次大擴張可能是帝國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擴張了。

如今的華夏本土,小學已經完全普及了,富裕的省份比如遼東、南直隸等地連初中也已經普及了。

華夏正式取消了三年一次的科舉,改成了每年升學考試,考取高中,以及更高的大學。

當然了有了高中或者大學的學歷後,還要參加定向的公務員招聘考核才能出仕做官。

雖然帝國的官方不再設立“狀元、榜眼、探花”。

但是華夏民間仍然習慣性的將高中畢業等同於取得舉人功名,大學畢業等同於取得進士功名。

每年大學高考的前三名依舊被人們稱作“狀元、榜眼、探花”。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居住的這個地球由七大洲同四大洋組成。

如今除了南極洲外,各大洲都派出了華夏軍隊,雖然徹底征服這些地區尚需一定時日,但這是大勢所趨。

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華夏帝國的擴張。

所以他們也都踴躍報名參軍,生怕錯過了華夏帝國曆史上的最後一次擴張高潮和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

整個帝國一片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場景。

但是華夏帝國的皇帝李獻忠始終沒有回到京師。

乾熙十二年八月,一封傳位詔書同象徵著陛下身份的傳國玉璽,元朝的“制誥之寶”被送到了乾清宮外。

華夏皇帝李獻忠正式傳位於皇太子李聖祖。

陛下沒有透露何時會返京,只是說對李聖祖做的一切都很滿意,做為父親他為李聖祖感到驕傲。

做了十二年的皇帝,他累了,決定明年正式傳位於皇太子李聖祖,自己退位做起了“太上皇”。

既然東西可以送到乾清宮,足以說明京師依然有陛下的眼線。

不過既然陛下不願意讓他們打擾,那麼他們也就放棄了對陛下的追蹤。

兩年以來情報司不斷髮現陛下的行蹤,但是每每慢了一步。

陛下的反偵察能力實在太強了,有時還會故意暴露來擾亂他們的追蹤。

反正派出的各路追蹤高手,都無法找到陛下。

至於幾個皇子雖然他們都被封為了親王或者郡王,但是李獻忠表示華夏不設封國。

最終內閣將整個世界劃分為七大軍區。

包括華夏本土軍區、澳洲東印度群島軍區、波斯印度軍區、歐洲軍區、非洲軍區、北美洲軍區同南美洲軍區。

當地的稅收行政向軍區上繳,軍再統一向中央上繳。

二皇子李世祖一人身兼歐洲軍區同波斯印度軍區兩個軍區的總督。

三皇子同四皇子依舊在京師居住,五皇子自然是居住在倭國。

如今有了李獻忠的傳位詔書,皇太子李聖祖繼承大統自然是名正言順。

不過如今已經八月了,距離新年已經不到半年了,時間上還是比較吃緊的。

內閣首先是要擬定新朝的年號。

如今華夏正在一統環宇,正是一個天下大同的時代。

故而內閣欲取年號“大同”。

但問題是這個年號已經被多次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