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曆三年,春,三月。
大宋跟遼國的和談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快有半年。
而西夏這邊,也正在談。
垂拱殿。
隨著戰事都逐漸地落下帷幕。
這有關打仗的內容,自然也是漸漸地遠離他爹爹的視線,然後又不得不重新把治國,給放回到第一位來。
而此時對於大宋來說,相比起得到治國方略什麼的,倒是這宰執的人選,得先好好認真地研究研究才行。
呂夷簡年紀大了!
他自己都申請退休了。
那趙禎也不是那種不尊老的人。
即便再想把對方給挽留住,也確實要考慮考慮對方的身體狀況。
乾脆,在三月初的時候,也是同意了對方的請辭。
現如今……
朝堂當中,說話能有點分量,此時就剩下章得象,還有晏殊。
可問題是這兩個人怎麼說呢。
一個個都年紀大了。
讓他們混日子行。
讓他們做事,做不了。
不過也確實!
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提出富國強兵之策的。
你以為人人都是最興來麼?
至於最興來那計策,好是好,可就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等要想看出來效果,估計都至少要三五年,這還不包括,萬一占城被交趾國給滅掉了,接下來又該怎麼辦?
經過這些年跟西夏的打仗,趙禎已經嚴重地意識到了,這個國家的制度,應該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而趙禎接下來,顯然,是打算要銳意地進行改革的。
你說不改行不行?
那肯定是不行!
不改,就得一直被西夏跟遼國給打。
今日。
趙禎便把趙昕,還有富弼、杜衍,還有歐陽修,王素、餘靖以及蔡襄,都給叫了過來。
然後商討這國家,接下來該如何進行改革。
只見趙禎坐在上面開口道:“你們以為,當今天下該以何事為重?”
而趙昕,也側過頭去,看了看剩下的人。
這一刻,趙昕雖說沒把這些人給認全,但總感覺,自己怎麼好像掉進了一個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