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四年。
邢州。
此時一家工廠之內,一節節的蒸汽機車鐵軌正在被碾壓成型。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鐵軌軋製的技術,也是越來越成熟,生產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
邢州的鐵產量,也從一開始的每年兩百萬斤,如今一下子飆升到了八百萬斤。
這八百萬斤相當於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換算成大宋的鐵路建設的話,差不多就相當於雙車道,二十公里。
再加上磁州也有六百萬斤的產量,這兩者相加,大宋一年的鐵路相當於能修三十五公里。
當然!
趙昕覺得,這應該還不是大宋鍊鐵的極限。
這個數字,以後還有待繼續提升。
而此時從開封到幽州的鐵路,也差不多算是修了四分之一。
如果要全線暢通。
至少還得十二年。
“太慢了!”
趙昕聽了鐵路的進度後,也是不得不回道。
王安石也是道:“若是能讓其他的地區,也幫忙煉製鐵軌,這樣或許會快上許多。”
趙昕便道:“可運過來,也麻煩。這邢州、磁州的鐵產還能再翻一倍?”
工匠這邊便道:“回官家,只要人力充足,這一點不成問題。”
王安石也是道:“就是需要朝堂撥更多的錢糧才行。可據臣所知,朝堂的錢糧也不算是很多。”
趙昕便道:“這鐵路一天不修好,就很難完全發揮出它的所有作用。商團這邊,想想辦法。”
商團這邊……
一聽官家說這話,就知道又讓他們出錢。
不過好訊息是,通常官家也是不會虧待他們的。
就比如說修幽州城的城牆、皇宮,他們出了錢,官家便把那些最好的地段,都分給他們將來拿來做買賣。
如果能把這鐵路修好,官家說不定也能讓他們免費用。
只是有一句說一句,官家還是太善良了。
像是修鐵路這種事,為什麼還要給別人發工錢呢。
直接徵用百姓免費幫忙幹不就好了。
趙昕隨後,也是對眾人道:“百姓在這邊幹活,然後幹完活,還得扛著大米回去,多有不便。看看能不能直接給他們或者是他們的家人發紙鈔,到時候,你們把商鋪都開到他們的村莊,或者是附近的城池。他們到時候拿著紙鈔去兌換,這是否會方便得多。而且,有的地方明明可以直接拿黃河來運,一步到位,就不用每一次都把糧食、物資,又額外都運到這邢州、磁州來。”
商團知道趙昕這是想要推行紙鈔,因此,也是沒有第一時間去附和、同意。
倒是趙昕的岳父陳父道:“現如今的紙鈔,在防偽上,已經可以做到其他人都難以仿製,拿來當取物憑證,倒是沒什麼問題,只是……官家打算發行多少?而且……將來該如何規範地發行?不至於多了,或者是少了。”
這倒是一下子便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其實有沒有造假鈔不是重點,重點是,官家你別瞎發,他們最怕的,其實是官家不講信譽,想發多少就發多少。
趙昕也是對眾人道:“放心,以後,這發行多少,肯定會先跟你們一起討論。你們覺得該怎麼做更好,也可以提。”
視察完了邢州、磁州的鍊鐵後,趙昕緊接著,又跟所有人一起去視察了一番黃河。
黃河如今卻是好多了。
只不過……
水災好像是沒有了,可卻又出旱災。
這大旱太久了,說不定接下來還得出蝗災。
所幸的是,即便是如此,對整個大宋來說,影響目前還不算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