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十一年。
這也已經是趙昕當官家以後的第十一個年頭了。
像是他原來的十七將,有的早就已經入了土。
即便是像趙珣,此時也已經是六十。
趙昕反思自己這一朝,看看還缺點什麼。
你說疆域,那已經很大很大了。
所以……
他覺得,他目前還缺點文治。
不過文治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是朝堂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還是說,創下不朽的制度。
當然!
這都不矛盾。
都有值得提升的地方。
事實上……
除了趙昕不愛納諫,這朝堂上計程車大夫們,還是很有道德,很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的。
你比如說像是歐陽修、富弼這些人。
都不是什麼壞人。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缺點。
比如說像是文彥博這種,還是有一些黑點的。
只是……
問題也不是很大就是了。
其實……
趙昕又何嘗不想當一個喜歡納諫的人呢,問題是……你們也要能夠提出好的建議才行啊。
比如說,不少人就提出了,如今的官員太多。
可你提出來了以後,你又不說怎麼解決。
還有人說,應該要對田畝等事,進行細查,利用方田法,重新根據田畝的貧瘠劃定稅賦,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有的官方的資料,早就不能看了。
言下之意,就是有的富戶肯定多佔了,而壓力給到了百姓。
可趙昕又不是個愣頭青。
官家的想法是好的,可沒有可以執行的人啊。
不過一考慮到如果等歐陽修等人都去世了,你以後再想搞這個,也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如果再等他一死,讓太子來搞,那就更是難度再乘個十倍。
所以……
既然下面的人都提到了,趙昕也是把章惇這個讓人一看就感覺不太好相處的人給召了回來,然後讓章惇找個試點,去進行摸底、嘗試。
章惇,出身於世家大族。
跟當初的宰相章得象是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