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關仲淡淡的一笑,說:不知道。
當無聊的日子,一天天的迎面而來,又一天天的轉身而去。關仲知道,自己不能這樣的飄下去了。當人飄著的時候,靈魂就沒有寄託,心靈就不能安定,無論什麼樣的目標,也無法實現。
於是,關仲經別人的介紹,在林通找了個對像。對那個女人,關仲沒有什麼特別的好感,也沒有什麼地方值得自己喜歡,只是覺得,要結婚的話,那個女人很合適。
關仲不需要愛情,愛情早就在自己的生命裡消耗殆盡。他就需要一個家,讓父母能夠放心的家,讓他這個年齡,不再飄搖的家。因為,有了那個家,關仲就可以告別自己的青春。
那個女人的年齡,比關仲大一點。他們沒有談戀愛,而是直接就商量著結婚。這就是兩個人,共同的願望。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是需要一個婚姻,來結束自己的一個時代。
就這樣,兩個人見面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結婚了。關仲沒有任何的驚喜,只是覺得自己總算完成了一個任務。一個自己需要,父母更需要的任務。至少,從那之後,他的心裡,總算覺得輕鬆了很多。
安邦出國工作的事,拖了很長的時間。有國家和國家層面的關係,也有一些手續繁瑣上的原因。等待本是很心焦的一件事,但,安邦有思妍的陪伴,倒是好像忘記了出國的事。
安邦性格很內向,在學校裡一直都是學霸類的人物。上學時,安邦總是不聲不響的自己學自己的課本,很少和其他的同學在一起玩。文體方面的活動,他也很少參加。
安邦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甚至,不知道怎麼去接觸女生。因為,安邦一見到女生的時候,心裡就開始發慌。他覺得和女生交往,是比考清華北大還難的事。
畢業後,同學裡的女生,當說起安邦的時候,也沒有太深的印象。甚至,有的女生會突然發問:他是我們班的同學嗎?當有人說,就是學習最好的那一個的時候,大家才能想起他。
從未談過戀愛的安邦,和思妍剛剛認識不久就結婚了,似乎在生活中,他少了一課。所以,剛結婚的時候,安邦才開始去戀愛。他愛的很專注,也很執著。
雖然,安邦比思妍大了三歲,可在生活中,安邦卻像個大男孩,思妍倒像個小姐姐。思妍和這樣一個大男孩在一起,看著他呆頭呆腦的樣子,一天天也很開心。
白天,安邦到研究院上班了,思妍在家裡也呆不住,就也找了一個工作的地方。那是一家貿易公司,經銷的是裝飾材料。那時候,正是房地產行業,剛剛起步的時期,裝飾材料也是一個朝陽行業。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多都是從房子開始。
房子那麼貴都買了,總要好好的裝修一下。裝飾材料也就從那個時候,逐漸的興旺起來。而且,更新換代的也特別的快。你剛剛裝修的房子,明年就覺得過時了。
思妍做的是文員,每天都和一大堆票據打著交道。那份工作,可要比在平谷川的時候忙的多。這時,思妍才覺得,平谷川的那種安靜,不僅僅是一種安靜,更是一種安逸。可作為年輕人,真的不能那麼的安逸下去。
雖然,思妍每天工作的很辛苦,可心裡卻覺得很踏實。這時,她才理解,為什麼佟泉一定要離開。而且,又一心想去深圳。因為,在那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他能找到年輕人,本來的樣子,真正的樣子。
每當關仲給思妍寫信的時候,順便都問一句:安太太,什麼時候回來呀?
思妍只好在忙裡偷閒的時候,抽出一點時間給關仲回信。在回信中對關仲說:安邦那邊確定不下來,我這邊就定不下來。
關仲想想,這樣熬著的日子也很好,因為。生活中總會有一個盼頭。如果,思妍真的回來了,那麼,關仲面對的是思妍永久的離開。關仲不知道,如果思妍離開了,這一生中,是不是還能有機會再見到她。
如果,思妍一直在國內的話,見面的機會總會有。可一旦要是出了國,在國外定居了。要想見面,可能就沒有這個機會了。關仲認為,自己這一生,都不可能到國外去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