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經不起唸叨,臘月初五的大考如期而至。
第一天開考的是禮樂院。
上午在紙上作答,禮儀制度和樂理常識各一個時辰答題時間,每門課二十道題,每道題匿名經閱卷老師批閱後只有過與不過兩種結果,最後以過的總題數計分。
下午考察實際的禮儀姿態和樂器演奏,由三個老師組成的評判團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一到十分的打分,最高與最低分相差不超過三分,則取三者平均分,超過三分者,直接去頭去尾取中間的打分進行計分。
綜合上下午的總分排名,在按照參考總人數1:2:3:4的比例劃分出一、二、三等和基礎班的名單。
這個計分制度是隨著上午開考一起公佈的,與前兩年大有不同,姑娘們分批進入不同的講堂坐下答題時,有的還沒整明白分數是怎麼計的。
關於這個計分,其實學院今年壓力也很大。
事關未來皇子妃人選,太后和皇后同時施壓,今年各大院的題既要出得體現自家水準,又要兼顧其他院的學員,還要考慮只來了半年的新生,要命的是得確保拿一等的人數不過少,避免沒有四個一等出現。
各院負責出題的夫子團有好幾個從十一月起家中就沒斷過安神藥的,絞盡腦汁都在想如何不經意地讓本就出眾的姑娘拿到更出眾的分數,讓無緣升班的姑娘多一分的可能。
禮樂院打頭陣,拿出的只是第一套試行方案。夫子們打算今天夜裡就把分數和對應的名單統計出來,若可行,第二天丹書院就效仿,若不行(拿一等的人質量不夠保險),丹書院繼續調整方案放水。
這次大考顯然早已失去學院大考的初衷,甚至是有些畸形的,夫子們都在心裡想著,來年再這麼搞就要告老還鄉了。
而有利可圖的地方就會有心思不正的人想走歪路,有考試的地方也會有人想作弊。上午考完後,已經有不少官員為家中女兒這場考試召集幕僚研究下午的分數策略。
“這裡面會不會有運氣成分,如果有人拿到的最高分是十分,最低分只有一分,那這兩個分數不能用,完全就取決於中間分是多少,給兩分就是兩分,給九分就是九分。”
“若給的兩分,說明三人中有兩人打分低,給兩分不冤;若給的是九分,說明三人中有兩人打高分,理應得高分。夫子評判本就帶有個人色彩,如此一來倒更顯公平了。”
“若有人想收買夫子,須得三個都收買,聽說禮樂院選出的評審團幾人之間都是有齟齬的,這就不好辦了。”
可見禮樂院是下了狠功夫,想給這場大考開個漂亮的好頭。
大街小巷都在議論皇家女子學院這場新鮮的比試,在學院旁邊的酒樓包下天字號房的君臨熙和衛雋等人也在冥思苦想。
一群半斤八兩的公子哥還是頭一次這麼重視考試。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幫助木云云拿齊四個第一,開啟成為皇子妃的第一道門!
嗯……說幫助吧……也就只有五皇子瞎緊張。
“嗝!”衛雋打了個飽嗝。
君臨熙一個眼神掃過去,小胖子忙伸出小胖手捂住嘴。
考完筆試中場休息,大膽的木云云女扮男裝也在場,見某人板著俊臉甚是可愛,不禁失笑。
“又不是讓你們上考場,放輕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