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京都攻防戰2

 第二節

太后竟然來了?

吳明不敢怠慢,連忙掙脫軒轅復,走到太后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道:“臣見過太后。”

“免禮,”太后掃了四周一眼,有些漫不經心的道:“聽太師語氣,似乎對帝師之身,有些不以為然,難道是皇上太過頑劣?”

吳明垂頭,低聲道:“陛下聰穎異常,能為帝師,是臣的榮幸。”

“那就好,”太后顯然另有要事,也不想在這上面糾纏,徑直道:“太師的元帥之職,為本宮欽點。本宮一介女流,對軍事之事不甚了了,按說不應指手畫腳。但心中卻有一言,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吳明心頭一凜,沉聲道:“娘娘有話不妨明言,臣洗耳恭聽。”

“圍城至今,除了被動迎擊李鐵偷襲那次,太師不曾主動發過一兵一卒,本宮有些奇怪,難道就這麼無所事事下去,京都就能城破?”

這是問責了。太后說話的時候,語氣很緩,嘴角甚至還帶著淡淡的微笑,但語氣中的不滿,是個人都聽得出來。

吳明心頭有些惱怒,朝廷大軍和中西合兵時,太后欽點自己為帥,曾明言不涉軍務,可事情才過了這麼幾天,就原形畢露。這女人,好歹也是當朝太后,難道把出爾反爾當飯吃麼?他張了張嘴正待回答,一旁的軒轅復已出來為他幫腔:“母后,太師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原因?”太后頗為意外,狹長的眉鋒一挑,看著軒轅複道:“那陛下說說,太師這麼做緣由為何?”

“兵法所云,一股而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甫至京都就展開強攻,我方勞師遠征,敵人氣勢正盛,以逸待勞之下更是吃虧,就算勝了也是慘勝……”

這話早在十幾天前,北漢出營偷襲時,吳明就曾對他說過,軒轅復一直銘記在心,此時說來,更是郎朗上口,毫無滯澀之感。

皇帝的聲音還嫌稚嫩,可聽在太后耳裡,卻不啻仙音,連帶臉色也和緩下來。讓皇帝認吳明為師,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只是現在看來,吳明在教育天子一事上,顯然是用心了的。皇帝跟著他,也確實學了些東西。

吳明在一旁解釋道:“北人京都被圍,本就甚傷士氣,時間一長,對我方更有利。這就如古語常說的三板斧,李鐵主動退軍,肯定有些手段的。我們避其鋒芒,等他氣竭之時,就是我軍反擊之時。”

太后讚道:“好一個三板斧,如今李鐵的兩板斧已過,也該到我軍反擊的時候了。”

“兩板斧已過?”吳明抬起頭,有些疑惑的看著太后:“李鐵的第一板斧,選擇在朝廷與中西合兵之時,以達到攻其不意的目的。臣敢問太后,北人的第二板斧又落在何處?”

太后並未立即回答吳明的疑問,而是揮了揮手,小柱子立刻上前,從袖籠裡捧出一卷邸報,雙手呈給吳明。太后在一旁道:“日前諸葛飛來信,說運糧隊在大江口遭遇樂浪水師伏擊。李鐵的第二板斧,就掄在了此處。”

這卷邸報是剛寫的,上面還有墨香,顯然太后有些等不及,寫完邸報發出去後,就迫不及待的拿上一份,來找吳明瞭。吳明剛把邸報展開,聞言面色一變:“運糧隊?南陽的糧食被劫了?”

這批糧食可是唐軒拼命從牙縫裡節約出來的,也是朝廷圍困京都的希望,一旦出了問題,就算再有餘糧,但往返之間,耗費時間頗巨,也是不能成行。而飛鳳嶺的山道還未打通,中西的後勤線,現在走的仍是科第爾沙漠一線。路途太過遙遠,供應二十萬大軍本就吃力,一旦單靠中西供應輜重,非得出大亂子不可。

太后淡淡的道:“太師看看邸報就知道了。”

她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吳明滿頭霧水,連忙展開邸報一看,不由笑道:“還好,是個捷報。”

邸報邸報,不論是報喜或者報憂,抬頭都要註明,所以吳明一看到上面的捷報兩字,馬上就鬆了口氣。太后仍是不置可否:“太師,看下去。”

上面內容不是很多,吳明沒瞄幾眼就完了,等他抬起頭來時,已是面色蒼白,滿臉的不可置信:“唐大哥走了?唐夫人母女在海戰中失蹤,下落不明。這怎麼可能?”

這是邸報,可是要發往全國各地的,自然真得不能再真,也沒什麼不可能。太后並未回答吳明的質疑,嘆了口氣道:“朝廷欠唐卿的,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