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已經不容他多糾結了。
儘快的行動起來,免得被南山集團給甩在了身後。
“社長,我們自己真的不去研究鋰電池嗎?”
“將來鎳氫電池在電動車上應該是沒有太多前途的,只能是混動系統上用一用而已。”
作為一家大型汽車企業,豐田汽車內部肯定是有研究電池的團隊。
不過現在重點研究的是鎳氫電池,這一塊就沒有什麼前途了。
至少小林哲明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不著急,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也好,三元鋰電池也好,我覺得都只是一個過渡性的產品,到時候有更加有前景的電池,我們再考慮去研究。”
“現在先看看美利堅那邊特斯拉的發展情況怎麼樣咯。”
“你看通用汽車,很早就開始搞電動車了,花了不少冤枉錢,最終有什麼回報嗎?”
“這種創新性的工作,交給美利堅汽車去做,等到市場比較明朗的時候,我們在後面快速跟進就行了。”
渡邊捷昭的這個觀點,應該是代表了許多東瀛企業的意見。
東瀛企業不是那麼喜歡搞創新性的研究和發明,他們更加喜歡,或者說是更加擅長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透過精益求精的方式把產品做到比別人更好。
像是本田的發動機,一直口碑很好。
其實人家就是在比較成熟的發動機理念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微創新,然後就比你其他品牌的要好一些。
再比如東瀛的各種小型精密企業,普遍做的都不是什麼創新性的產品。
甚至人家幾十年都在研究同一個型別的產品,然後把這一個細分領域做到全球領先,獲得高額的回報。
“那我就安排人員及時的跟蹤把握行業狀況就行了。”
“每半年聽一聽相關的彙報,然後再看情況進行對應。”
渡邊捷昭都已經把話說的那麼直白了,小林哲明自然沒有什麼意見。
在東瀛企業裡頭,可不流行跟領導頂嘴。
大多數時候,服從和執行比什麼都重要。
……
未來汽車的出現,都給遠在東瀛的豐田汽車帶來了觸動,更加不用說羊城的劉天武了。
剛開始的時候,劉天武也不確定南山集團成立未來汽車到底是想要幹什麼。
是因為現在有政策出來,所以藉著這一股東風,先搞一搞營銷,蹭一下熱點?
還是說真的覺得未來是電動車的天下,南山集團準備在電動車上發力了?
但是,等到了解的資訊越來越多,劉天武就有點坐不住了。
“小羅,幫忙約一下曹總時間,我想過去當面交流一下。”
“然後南山工業園那邊,之前我們考慮給捷豹路虎準備的地塊,相關的後續工作你儘快的推進一下。”
“哪怕是最終沒有用起來,作為儲備用地空在那裡也沒有關係。”
“不能等到有專案來了,我們才急急忙忙的去考慮拿出哪一塊地來吸引人家。”
未來電動車的工廠修建,對於劉天武來說就是有點突然的事情。
之前他有關注星辰汽車什麼時候擴產,什麼時候需要新建工廠。
至於捷豹路虎就更加不用說了。
但是都沒有什麼特別理想的結果。
他還以為短時間內羊城這裡不會有什麼新的汽車工廠專案了。
誰知道突然之間未來汽車就冒出來一個年產20萬輛電動車的新工廠修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