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南山集團能夠做到這一步,不是依靠行政手段,而是實打實的在市場上殺出了一條血路。
這種企業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
“確實如此,南山集團的發展道路,不是其他企業可以模仿的,實在是太逆天了。”
“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都可以作為華夏經濟發展的一個經典案例了。”
“如果這一次南山半導體能夠順利的打破國內晶片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的話,那麼南山集團就真的可以封神了。”
“去年的時候,晶片已經超過了原油,成為華夏最大的進口商品。”
“這裡面蘊含的商業風險還是挺大的,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對國家來說,都是如此。”
梁傳慶的眼光自然也是不差的,能夠理解晶片產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這一次比亞迪投入重金跟南山半導體合資修建晶圓廠,他也算是在背後推動了一把。
要不然比亞迪內部的反對聲音,也是不少的。
畢竟每年就掙二十來個億,還要用來投資代工、電池、汽車等各種業務。
現在一個晶圓廠就要花掉30個億,那還了得?
最關鍵的是這30個億也許只是一個開始,誰知道後面還有沒有60個億的專案等著他們?
對於這些反對聲音,哪怕是王福的權威很高,也是有點頭疼的。
好在也不是沒有人支援這個專案,大家你來我往的辯論了一把。
最終還是支援的陣營贏得了勝利。
要不然就沒有今天這個奠基儀式了。
“我們的汽車上需要使用晶片的零件,今後只要南山汽車零部件可以生產,我們就找他們去購買。”
“南山半導體能不能順利的把國內車規級晶片都給搞國產,我們就拭目以待。”
“只要他們敢用自己生產的晶片,我們就敢裝在車上去。”
對於王福來說,這個支援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
相當於比亞迪汽車成為了國產晶片的第一批使用者。
這也是需要一些魄力的。
比亞迪這個半路出家的半導體行業人士都對這個晶圓廠的修建有那麼大的反應,華威這些原本就是經常跟半導體行業接觸的人,感觸就更深了。
“徐總,南山半導體這是大手筆啊,四大工廠同步奠基。”
“跟比亞迪的合作專案,據說總投資60個億人民幣,跟我們合作的這個專案是80個億。”
“而他們自己投資的兩個專案,一個是生產12英寸晶圓的,投資達到了120個億。”
“另外一個月產10萬片8英寸晶圓的工廠,投資也是達到了100億。”
“哪怕是有兩個工廠是合資的,最終南山半導體也是需要拿出290個億的資金出來。”
“曹總的魄力還真是非常大啊。”
連志田很是感慨的看著華威海思和南山半導體合作的這個晶圓廠的規劃圖,心中感慨萬千。
華威之前是沒有打算自己修建晶圓廠的,現在能夠答應跟南山半導體合作,這個轉變力度有多大,連志田絕對比大部分人要清楚。
要想讓一個企業改變自己的發展戰略,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