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四十五章張俊平的底氣

張俊平寬慰金永順幾句,才又接著問道:“他們什麼時候能來BJ?”

“得,緩過年來了!畢竟離過年也沒多長時間了。”

聽到金永順提到快過年了,張俊平才恍然發現,已經進入臘月,離過年真的沒多長時間了。

老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

時間過的是真快,不知不覺就要過年了,一時張俊平有些失神。

“張爺,主要是我想著,就算年前過來,也沒辦法開工。

咱沒有生絲。”見張俊平沒有開口說話,金永順趕緊又解釋了一句。

“也是!那就過了年再說吧!

我讓人年前想想辦法,趟趟路子,把生絲的採購渠道捋順。”張俊平這才回過神來,笑著點點頭。

“張爺,我這次去蘇州順便摸了了一下生絲的採購渠道。”

聞言張俊平看向金永順,給了他一個讚許的眼神。

不管結果如何,最起碼態度很好。

得到鼓勵,金永順繼續講述自己打聽到的情況,“情況不太樂觀,生絲的收購銷售都被絲綢公司和供銷社的收購站把持著,私人很難插進去。

絲綢公司那邊的生絲又不賣給私人。”

張俊平默默的點了點頭。

八十年代初期做生意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尤其是製造業這一塊,更難。

因為很多原材料都被那些國營企業把持著,私人企業很難插進去。

當初張俊平開傢俱廠的時候,如果不是提前想到這一點,拉著央美做大旗,也一樣面臨接了訂單買不到木材的困境。

所以,張俊平的師父牽頭搞公私合營,合併幾家國營傢俱廠並不是老糊塗。

而是老謀深算。

明面上的口號是整合資源,提高京作傢俱的技術水平,市場競爭力,與蘇做傢俱、廣作傢俱一較長短。

但是,裡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從根本上解決原材料採購的問題。

以前,張俊平打著央美的旗號還能買到木材,可是隨著傢俱廠的發展,需要的木材會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原材料的供應就會變成制約工廠發展的瓶頸。

一旦和幾家國營傢俱廠合併之後,這個問題就徹底解決。

合併之後的傢俱廠就有了直接到原產地採購的資格。

就一個採購資格,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讓許多私營工廠老闆蹲守垂足,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的跑關係找門路。

八十年代中後期,九十年代初期,有一個很火的職業,叫做倒爺。

倒爺就是倒騰各種物資商品的。

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可能會誤以為倒爺就是去東北邊境倒騰物資的那批人的專用稱呼。

其實,倒爺的範圍很廣,在東北蘇聯邊境倒騰物資的那是國際倒爺。

還有一批人,大院裡的二代,他們也是倒爺,不過這些倒爺倒騰的不是物資,而是各種物資採購的批條。

這些二代就是幫那些私營工廠老闆搞批條來從中牟利。

扯遠了。

楊明德老謀深算,知道按照張俊平的發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木材制約住。

所以提前幫他謀劃解決了原材料採購資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