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一刻的尉繚,范增有些感慨。
作為一個鐵骨錚錚的大丈夫,這一生唯一低頭的瞬間,也就是為了父母妻兒。
這一刻,范增對於尉繚多了一絲敬仰,這樣的人,才能夠稱之人。
若是一個人,一如吳起一樣,殺|妻|證道,縱然是驚才絕豔,范增也不認可。
一念落下,范增對著尉繚還了一禮,鄭重其事的保證,道:“國尉放心,若是力所能及之內,范增一定會不遺餘力!”
“多謝!”
大恩不言謝,而尉繚依舊是說了一聲多謝,不說這一聲多謝,根本不足以表達出胸膛之中的感激。
對於范增而言,尉常寺與他是同僚,而且都在嬴高的帳下,關係都很好,不用尉繚提及,他都會照料一二。
畢竟在所有人之中,他與鐵鷹的年齡最大。
當然了最後投降的秦盡忠不算。
.........
“王上傳召令國尉速去咸陽宮書房!”
趙高的身影出現,淡淡的聲音傳來,將書房之中的這溫情的一幕打斷,但是,不管是范增還是尉繚都沒有多言,王上二字就足以壓倒一切。
“先生自行歸去,老夫去一趟咸陽宮書房!”
看了一眼尉繚,范增點了點頭,道:“國尉且行,范增自行回去便是,不礙事的!”
“嗯!”
.........
咸陽宮書房。
由於蒙恬與王翦等人都不在,這一次嬴政徵召的人,只有李斯以及尉繚,他要分析出來這樣做的利弊,才能去決定到底要不要做。
改變規則之事,必須要慎之又慎,這一道口子一旦開了,未來的秦王,亦或者群臣都有例可循,這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會動搖國本。
更何況,這一世他將要兼併六國,統一於秦,而公子高也是驚才絕豔,這會讓這個決定在後世變得更加的影響深遠。
有些事一旦提及那位王在位的時候,特別是對於國家影響深遠的王,如何如何,這樣一來,所謂的例子就成了凌駕於秦法之上的規則,這不能在大秦之中發生。
否則就會成為後世子孫,胡作非為的介面與理由。
一道腳步聲傳來,將書房之中的安靜打破,在嬴政剛剛抬起頭的那一瞬間,兩人朝著嬴政拱手,道:“臣尉繚,李斯拜見王上,王上萬年,大秦萬年——!”
“兩位愛卿不必多禮!”
嬴政一揮手,示意兩人落座:“坐!”
“諾。”
君臣三人也沒有過多的寒暄,等到各自入座之後,嬴政將手中的帛書遞給了尉繚,道:“你們二人先看看,然後告訴孤此事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