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六世之餘烈,大秦銳士出生入死終於是走到了這一步,嬴政清楚,任何人都可以失誤,唯獨他不可以。
肩負重任,作為這一任秦王,嬴政如履薄冰,他心裡清楚,滅韓必然會讓山東諸國驚懼,從而做出預料不到的反應。
同樣的,這也會讓中原大地之上的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此,嬴政心中極為的清楚,故而,才會一次又一次的召開朝會。
一念至此,嬴政將目光落在了嬴高的身上,很顯然,現在文吏一方已經開口了,現在就剩下了以嬴高與王翦等人為首的武將了。
察覺到嬴政的目光,嬴高苦笑一聲,然後朝著嬴政,道;“稟父王,兒臣以為兩位丞相的所言都是重點,現在的大秦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我們應該做好一旦滅韓,山東五國聯合伐秦的準備,這也就是說,不管是糧草還是軍隊都需要考慮到滅韓之後,我大秦以一敵五的準備。”
“與此同時,文吏方面不管是國府官署,還是其餘官署都需要做好接收韓國以及山東諸國的準備,儲存各國的典籍與輿圖等,清查戶數以及維持當地的穩定。”
“這意味著,需要更多一倍以上的大軍介入這一場戰爭之中。”
“甚至於,這一戰不光是中原大戰,亦包括了匈奴與百越之地的風險,我們必須要從全域性出發,不能只盯著中原。”
..........
嬴高只是簡單地說了幾點,頓時讓咸陽宮大殿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了,他們都清楚,嬴高說的都是重點。
滅國戰爭一旦開始,就需要做全面的準備,甚至於要做好以一敵五,以及治粟內史官署以及國府官署需要做好這一場戰爭會曠日持久的準備。
特別是治粟內史官署以及國府官署的官吏,這一刻,都將目光看向了嬴高,他們都清楚,官吏與糧草除了朝廷準備的之外,主要的大頭都在嬴高的手中。
“武安君說的有道理,對於此事,國府官署以及治粟內史官署是否已經做了預案?”嬴政神色肅然,朝著鄭國與李斯等人,道。
他心裡清楚,朝廷之上解決的只能是一些大致上的事情,具體的情況,還需要詳細的細化,至於軍隊他從未擔憂過。
嬴高本身便是武將出身,他既然如此想了,在軍隊一方面,必然會有一個穩妥的計劃,此刻最需要擔憂的便是糧草與官吏。
嬴政想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天下,而不是一個混亂的大秦,大秦銳士是一支軍隊,而不是一群暴徒。
這一刻,李斯與王綰對視一眼,然後看了一眼鄭國,他們都清楚,糧草問題才是重中之重,特別是以一敵五之時,戰爭曠日持久之下,對於糧草的消耗是一種恐怖的狀態。
見到兩位大佬的目光看來,鄭國苦笑一聲,朝著嬴政一拱手,道;“稟王上,我大秦的糧草尚且充足,大秦十二倉基本維持滿倉。”
“自從鄭國渠等修建完成,八百里秦川連年豐收,在糧草之上,除非是這一場戰爭持續十年不熄,否則就不會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