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800♂小÷說◎網 .】,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章節之前先向大家道歉,因為作者本人的疏忽,昨天的章節發錯了分卷。發錯的那一章今日已被遮蔽。由於那一章已有訂閱,權且將本章發作免費章節,以補償書友們的損失。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援!
李延昭指向的地點,卻正是狄道城北十餘里處的一條無名山谷。
這條山谷谷地崎嶇難行,深入谷口之後,兩山之間最寬處也不過百餘步。實乃天賜的絕佳伏擊之所。李延昭將伏擊地點選在此處,又採用四十餘涼州精銳騎卒對這區區十來人,正是力求全殲這股人馬,不使一人走脫。
李延昭現在迫切地希望透過對敵軍俘虜的訊問,來尋求對敵情的瞭解。畢竟他現在的這個身份階級,完全無力組建自己所能掌控的情報網。然而假手於辛翳,卻又使他不能放心為之。
因此,目前能得到敵軍第一手情報的途徑,便唯有從敵軍將卒那裡訊問了。李延昭略微佈置了一番,隨即便令邵雷帶領二十騎卒提前前出去山谷中伏擊,什長吳彬帶領他屬下選出的七名騎卒,隨前方哨騎繼續前出,與敵哨騎交戰,並誘敵進入山谷地帶。
而李延昭自己,便帶領剩餘的十幾名騎卒,埋伏在山谷入口北側的一片密林中,一俟敵騎盡皆追入谷口,他便帶領這十幾名騎卒封鎖谷口,從而對那支敵軍哨騎展開圍殲。
望著吳彬所率的七名騎卒盡皆沒入了深沉的夜色中,李延昭便命令自己現在所帶的這十幾名騎卒從速進入密林,只留一人在林邊,以監視吳彬那邊的動靜。另一名騎卒在李延昭的號令下棄了軍馬,攀上了谷口北側那座小山的山頂,而後取出竹哨發出訊號,示意自己已經就位。
伏擊戰是最考驗將領謀劃及組織能力的一種方式。各部需要緊密協同,按時就位,方才能阻敵逃路,進而對敵方展開毀滅性的打擊。李延昭目前雖仍少經戰事,不過熟讀兵書的經歷,以及縝密的思維,卻幫助他完成了這一系列謀劃。
雖然《孫子軍爭篇》曾雲:“圍師遺闕。”大意為包圍敵人,一定要留個出口,圍三缺一,以免包圍圈中的敵人困獸猶鬥,對己方圍攻計程車卒造成重大損失。
然而此番動用數倍於敵的兵力,又將敵軍逼入絕地,手下士卒經過這些時日的刻苦操練,已具備了一支精銳之師的素質。因此李延昭對於全殲這支小股的敵軍騎卒,幾乎是志在必得。
而且,對於這支敵軍哨騎,也不得不全數截留。萬一逃出幾個去,石武必定會警覺來自涼州的可能威脅。不管是率部流竄,還是固守狄道、桑城,對於如今的涼州來講,對絕對殊非好事。
因此佈置完畢之後,李延昭便率部隱匿在林中,神色緊張地盯著前方可能出現的情況。在他身邊,稀稀拉拉散開計程車卒們或爬上樹警戒,或將戰馬拴在樹上,自己掏出乾糧袋中乾硬的胡餅和炒黃豆充飢,或去尋得一些嫩綠枝葉來,和著袋中拿出的豆餅餵馬,以使戰馬恢復一定體力。
如今,這些騎卒們出征的經驗已都是比較豐富,畢竟渡河對隴西地界的哨騎行動已經幾乎成為了廣武騎卒們的常態任務。即使去年年初才入行伍的新兵們,此時也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林中休息待機的騎卒們間或小聲交談,或閉目養神,絕對不曾發出任何會令敵軍感到警覺的聲音。
如此潛伏了小半個時辰,李延昭發現離他不遠的林邊警戒士卒忽然趴下,將耳朵貼在地上,而後凝神細聽了片刻,便起身向他這面奔來,也顧不得拭去耳朵上沾著的泥土灰塵,到得李延昭面前便抱拳叩地道:“報告百人將,屬下方才聽到馬蹄聲,約莫二十來騎,距我等大約兩裡不到。”
李延昭伸出手,輕輕替那名士卒將他耳邊沾著的灰土拂去,而後轉頭向林中休憩計程車卒們低聲喝令道:“全體都有,檢查武器,上馬,準備出擊!”
聽聞李延昭中氣十足的喝令聲,騎卒們紛紛放下手中雜事,開始檢查武器盔甲。伴隨著偶爾傳出的嘩啦啦的甲葉碰撞聲,此間十幾騎已是全部上馬,正興奮而略帶緊張地看著百人將的方向,等待他發出下一步的命令。
等待的時間至為短暫,甚至不足半刻鐘,已有數騎與十餘騎分別衝入谷口。直到他們略顯稀稀拉拉的馬蹄聲漸漸向谷中遠去之後,李延昭方才下令道:“全體都有,出擊!——”
隨著李延昭下令,跟隨他在此埋伏的邵雷屬下另一什長彭澤吹響了口中竹哨,一方面傳達給林中分佈著的自己屬下騎卒,另一方面,也是向山頂上的那名留駐騎卒傳達出進攻的訊號。
果然,這邊彭澤的竹哨聲方消散不久,山頂也傳來一片嗚嗚的竹哨聲。見得山頂充當觀察哨與傳令兵、訊號兵的這名騎卒領會了自己一方的意圖,李延昭便放下心來,隨即抽刀出鞘,刀尖斜斜指向山谷之中,道:“兄弟們,隨我衝!”
言罷,李延昭也不待左右騎卒有所回應,雙腿一夾馬腹,馬兒已是長嘶著衝進了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