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公三寶

曾漁道:“誰知道是哪裡來的賊寇,不跑怎麼行,後來得知是張龍王、吳大王的手下,也就不跑了。”

方茂七趕緊挑撥道:“大王,這秀才竟敢罵我們是賊!”

吳平面無表情,問彭老球:“這曾秀才寫給張龍王的信呢?”

彭老球道:“二大王看了就收在懷裡,應該不會有假。”

曾漁笑道:“又不是張龍王寫給我的信,有必要假冒嗎?”

吳平打量著曾漁,對這年少秀才識得張璉很是懷疑,他知道張璉沒有到過江西,吩咐方茂七等人道:“給兩位秀才看座。”心道:“等下若被我問出破綻,那我就要翻臉無情了。”

鄭軾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跟著曾漁入座,提心吊膽地聽曾漁和賊首問答,這時天色已經暗下來,有山賊端來蓮花狀燈臺,都是道觀裡的器物,香桌上擺放著大盤大盤的雞鴨魚肉,酒是敞口大甕裝的,喝完直接用碗進去舀——

吳平命手下再擺兩副碗筷,請曾漁、鄭軾一塊吃喝,曾漁道:“吳大王對在下想必還有諸多疑慮,請吳大王先發問吧,不然在下也食難下嚥。”

吳平點頭道:“那好,我來問你!在哪裡結識的張龍王?”

曾漁道:“在下與張龍王只是神交,並未見面,但在下的忘年交謝榛謝老詩人去年應福建提學副使宗臣之邀壯遊閩地時曾在尤溪縣遇到張龍王,那時張龍王還屈為縣衙小吏,謝老詩人見他氣宇非凡,大為讚歎,認為張龍王非等閒之輩,今年五月間謝老詩人回山東路過江西與我提起這位張龍王,與在下南望八閩龍脈時的意會相合,所以月初聽聞張龍王舉義旗,在下就想寫信為其指點迷津,未想就在此地巧遇吳大王。”

曾漁說的這些話真真假假,他從安仁知縣陳夢雷那裡得知張璉原是尤溪縣衙管理銀礦的小吏,因私自招募工人開礦挖銀被長官責打罰銀,於是就聚眾鬧事,事情鬧大了乾脆起兵造反了——

吳平對曾漁所言沒怎麼聽明白,什麼謝老詩人,張璉又不會寫詩,不過福建提學宗臣他是聽說過的,這些都不重要,他有更關心的事,問:“什麼八閩龍脈?”

曾漁瞠目道:“這是楊救貧祖師的風水望氣術啊,在下見東南方向有王者氣和兵戈氣,所以聽謝老先生說起張璉其人就意有所動,得知張璉自稱漢飛龍王起事時,更是認定那王氣和兵戈氣應在張龍王身上。”

曾漁不知道的是,這吳平本是海上巨寇汪直手下的小頭目,去年汪直被胡宗憲用計剿滅,部眾四散,吳平與十幾個海寇就逃到福建山區在張璉手下做礦工,這次張璉作亂半是由吳平慫恿,吳平不大看得起張璉,所以自領一支山賊殺奔江西,這時聽曾漁說張璉有王者氣,半信半疑還有些嫉妒,問道:“你真是三寮曾氏子弟?為何不做風水先生?”

曾漁笑道:“並非所有的三寮曾氏子弟都必須做風水先生啊,在下的祖父與現任欽天監博士曾邦果是兄弟,我祖父不願為皇家效力,遊走於民間為四民百姓尋龍勘地,當然也為曾家自己覓地,五十年前在廣信府某地發現一處好穴,就舉家搬遷該地,在下今年二十歲,中了秀才。”

結語簡短有力,育德殿上一片靜默。

民間關於地理風水術的傳言是神乎其神,曾漁幼時聽伯父說過江西風水地理學派的祖師楊筠松的傳說,楊筠松人稱楊救貧,不僅能辨風水龍脈,還能改造風水,楊筠松有三寶:趕山鞭、鐵燈盞和無字天書,愚公移山算什麼,楊筠松的趕山鞭能驅趕著大山跑路;鐵燈盞就如觀世音菩薩的靜瓶一般可舀於江河之水;無字天書只有楊筠松自己能看懂,其中包含了天下山川所有的龍脈奧秘!

——相傳當時的贛州刺史盧光稠請楊筠松為其改造贛州風水,讓贛州具備帝王之都的氣象,楊筠松就在贛江兩岸用趕山鞭趕山,不過因為陳摶老祖的阻撓,楊筠松功虧一簣,未能把贛州改建成帝王之都,楊筠松仙逝後,趕山鞭和鐵燈盞失傳,只有無字天書傳給了兩大弟子曾文迎和廖王禹。

對於這些神奇傳說,曾漁是不大信的,但民間俗眾相信這些的很多,吳平是海賊,親眼目睹了巨寇汪直一生的跌宕波折,深感命運的叵測,對風水算命當然也不會不信,這時的人畢竟還沒有打倒一切牛鬼蛇神、什麼人定勝天的狂妄——

吳平眉頭皺起又展開,如此再四,開口問:“曾秀才方才說要寫信給張龍王指點迷津,不知是什麼迷津?”

曾漁信口開河道:“八閩有王者氣,但非帝王氣,張龍王有佔據一省自立為王的命,卻沒有問鼎天下改朝換代的命,就如吳大王,雖然智勇不遜於張龍王,但拘於命數,只能為輔佐的將相——”

伯父撼龍先生以前教導曾漁要善於察言觀色,很多算命術、看相術其實都在於細心地多聽多看,曾漁方才提到張璉有王者氣時,吳平神色有些不甘,所以曾漁才補充說了上面這段話。

吳平笑了笑,說道:“你且說說怎麼為張龍王指點迷津?”

————————————————————————————————

腰痛好些了,恢復更新,先祝女書友們節日快樂。(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創世中文網 *chuangshi.* 閱讀,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援,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