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靈隱寺道濟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臨安城西湖水畔,背靠北高峰,面朝西山飛來峰,與鎮江府金山寺,平江府寒山寺並稱南宗三寺,乃是大宋國境內有名的千年古剎。

寺中香火鼎盛,這一代的方丈慧遠禪師更是一位曾受當朝武帝欽封“瞎堂長老”的得道高僧。

夜色靜謐,一輪新月如鉤,嫋嫋月影之下,只見止念庵中一片燈火通明。

止念庵,取靜心止念之意,它隸屬於靈隱寺法堂,本是一座孤懸於後山雲谷上的古舊禪院,專為幽禁寺中觸犯戒律的沙門弟子所設。

在寂靜的庵堂裡,一尊降龍羅漢的泥塑金身佇立在大殿中央,佛像前擺著一張紫檀木供桌,供桌上放一盞青銅佛燈,一團七色琉璃火正在青銅佛燈中熊熊燃燒著。

庵堂供桌前的石地上擺著一塊明黃色的蒲團,一名神色虔誠的少年僧人正雙手結印盤膝坐在明黃蒲團上,彷彿陷入了禪定狀態。

這名少年僧人看著約有十七八歲,圓圓的腦袋,俊秀的面龐,著一襲月白僧袍,胸前掛著一串赭色的念珠。

他的雙眼一直緊閉著,手上不斷締結出繁複的引魂法印,口中還唸唸有詞道:“天魂為胎光,地魂為爽靈,人魂為幽精。吾以羅漢位陰神之身召人族李修元之魂,魂歸來兮,敕。”

少年僧人低喝一聲,猛的睜開了雙眼。

他眼中兩道金光直射而出,對上了殿中降龍羅漢佛像的雙目,一絲絲殘存的魂魄便從羅漢泥塑金身中飛出與少年僧人祖竅中的神魂融合在了一起。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青銅佛燈中的燈油終於燃盡,一陣香霧氤氳之後,七色琉璃火驟然湮滅,一把七種奇禽之羽編而成七彩寶扇憑空出現在佛前供桌上。

“哈哈哈,十七年了,我李修元的神魂終於還是從這泥塑金身中脫困而出了,從此刻起,貧僧便是降龍羅漢的轉世之身,靈隱寺方丈的嫡傳弟子道濟大師了。”

李修元朗笑一聲,順手拿起了紫檀木供桌上那團七色琉璃火所化成的七禽寶扇。入手之後,原本光彩奪目七禽寶扇迅速暗淡,最後化成一把佈滿裂紋的蒼黃芭蕉扇。

五火七禽扇本是降龍羅漢轉世前留下的後手,可惜他只集齊了七禽翎羽,還沒來得及收聚五火,就被迫轉世,因此這把七禽寶扇還只是一個半成品。

將那把破舊的芭蕉扇隨意插在腰間,李修元推開禪房的僧門,任由山間的清風與明月入懷。

其實李修元能從泥塑金身中脫困而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三日前,靈隱寺方丈瞎堂慧遠禪師在道濟和尚額前的那輕輕一叩。

三日前,從天台山入靈隱寺還不到兩月的道濟和尚忍受不了僧人的清苦生活,他將監寺僧廣亮的七寶僧衣偷了出來,拿到臨安城的當鋪中換了點銀錢,給他自己買了一些酒食享用。

只是,事行不密,道濟和尚偷走監寺僧廣亮七寶僧衣的事很快就被靈隱寺法堂的僧人查到,之後,執法僧人便將道濟和尚押到法堂中受審。

監寺僧廣亮押著道濟和尚走上前來,對慧遠方丈說道:“啟稟吾師,本寺設定清規戒律,是為命寺中僧人守持,而道濟師弟自入寺以來便行為瘋癲,多次破佛門戒律,他不念經,不坐禪,飲酒食肉,咆哮於佛前。今日,他更是盜走了師父賜給弟子的七寶僧衣,道濟師弟已犯下佛門正法,弟子懇請我師萬勿再姑息,毀去道濟的度牒,將他逐出本寺吧。”

見方丈,長老和監寺俱在,道濟和尚也被這陣仗給嚇傻了,他呆立在法堂中,訥訥無言。

靈隱寺方丈瞎堂慧遠禪師在僧床上敲著木魚,良久,他才口宣佛號,嘆息著回了廣亮僧一語:“阿彌陀佛,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耶?

監寺所給的逐出本寺的懲罰實在太重,依貧僧之見,便令道濟在後山外止念庵中苦修半年,靜思己過吧,不知傳功,執法二位師弟以為如何?”

執法長老慧清與傳功長老慧明皆閉口不言,默然頷首。監寺僧廣亮見方丈與長老們已作了決定,也只得無奈應下。

遠瞎堂說罷此語,又看了一眼法堂下靈昧不顯,神魂渾噩的道濟和尚,不禁心中一嘆。

只見慧遠方丈落下禪床,緩步走到道濟和尚的身前,他用敲擊木魚的犍稚在道濟和尚的腦袋上輕叩了一記,暗暗授道:“佛法雖空,不無實地。一滴為功,片言是利。但得真修,何妨遊戲?法門之重,善根智慧。佛家之戒,酒色財氣。多事固愚,無為亦廢。莫廢莫愚,謹言慎行。道濟,你可悟了?”

遠瞎堂對道濟和尚所施的這叩啟之法可是大有來歷,它在道門被稱為仙人撫我頂,佛門則稱其為醍醐灌頂之術。

慧遠方丈的本意是要助道濟和尚開啟宿慧,徹悟前世今生,只是不想,他此舉卻是便宜了困在法堂降龍羅漢金身中的一個異世之魂。

前世,李修元與三兩個友人相約遊歷杭州靈隱寺,他路過羅漢殿時,不小心抬頭與降龍羅漢的佛像對視了一眼。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