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章:崇綺書院

“今查有靈隱寺弟子道濟,犯弒師之罪,臨安府提刑司司首陳綰賞錢三千貫以收捉。道濟,天台縣永寧村人士,本名李修緣,年十七,形貌附圖形如下。”

近些時日,臨安府提刑司頒下的一封佈告震驚了臨安城。

“你們說,靈隱寺的道濟和尚到底有沒有弒師呢?聽聞此人在臨安城的風評挺好,時常扶危救困,既顛且濟,不像是會做下這等殺人奪丹之事的人啊?”

“呵呵,這道濟和尚到底有沒有欺師滅祖與我等有什麼關係?我等旁門散修聚到臨安城又不是來查案的,只要捉拿了道濟和尚,一可以入朝廷三法司之一的提刑司任職,二可以領取到靈隱寺的懸賞,更何況,你們不是都看到了修行界的那封真正懸賞佈告上寫的是什麼嗎?道濟和尚的身上可是懷有慧遠禪師的金丹舍利的,瞎堂慧遠,武帝欽封的得道高僧啊,他的金丹舍利子,誰會不想得到?在下想來,諸位道友也是被這個訊息吸引而來的吧?”

一群江湖人士在臨安城的南城驛館裡聚集。

“哈哈哈,不錯,不過諸位道友也不要被朝廷和靈隱寺的僧人給騙了,想那道濟和尚既然能在弒師之後還從靈隱寺中逃出,雖然借了無名劍仙之力,但他自身的手段也定然不凡。

與之對上,我等萬不可掉以輕心。

而且還有一件事需要更加謹慎,想要得到道濟身上的金丹舍利便不能再去領取朝廷和靈隱寺的懸賞,妄圖拿到全部好處的人,只會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散修之中也有一些頗有見識的人一眼就看穿了提刑司和靈隱寺懸賞中包藏的禍心。

“道友說的有理,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要找到那道濟僧人的下落?”

“不錯,之前曾有道友看到佈告中提到的無名青衣劍仙帶著通臂白猿向西而行,卻獨獨不見道濟僧人的身影,不知諸位中可有訊息靈通的道友告知一下道濟僧人此時的蹤跡?”

“哈哈哈,我等要是知道那道濟和尚的行蹤早就找上門去了,還會等在這裡?或許那道濟早就離開了臨安也說不定,我等正是因為不知其蹤,才來這臨安城碰一下運氣!”

一眾散修皆是面面相覷,隨後他們數十人分成了好幾夥,一起在臨安城裡探查起道濟和尚的行蹤。

他們之中的有的人在探查無果之後就離開了臨安,卻仍有一小部分心性堅韌之輩查到些蛛絲馬跡,繼續潛伏在臨安城中。

臨安城外有一座名為崇綺的儒家書院,在整個大宋國,並不十分有名。

寒意漸重,時已至冬日,一名身著灰色儒服的中年男子來到了崇綺書院的山門前。

這灰衣男子看著約莫有四十來歲,帶著一頂深黑色的半扇形高帽,骨骼清奇,面容冷峻,頜下留著齊整的長鬚,給人莊重威嚴之感。

咚咚咚,敲門聲很有韻律,如一曲迎賓禮樂。

上來開門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小少年,眼神機靈,長相乖巧,作一副門僮裝扮。

“敢問這位先生高姓大名,來我崇綺書院可是有事?”那少年門僮輕揖了一禮,向山門外的灰衣男子問道。

“呵呵,在下王雲,字伯安,紹興府人士,與貴院的陸山長乃是故交,今日來此是為訪友,還請小先生將此物呈上,陸山長看了之後自會明白!”灰衣男子溫和一笑,從寬衣大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遞到了少年門僮的手上。

“好,在下要先進去稟報山長,還請王先生稍待!”少年門僮謙和一笑,恭謹的接過了灰衣男子遞來的書信。

書院後的居室之中,陸放翁把那封薄薄的書信拿在手上,聽著少年門僮口中的讚歎的之語,不由得眉頭一皺:“那人可說他姓甚名誰?”

若真如小安形容那般,如此清奇的相貌,老夫以前與此人打過交道,不可能沒有絲毫印象。

“王雲,王伯安,紹興府人士。”少年門僮回道。

“老夫在紹興府的一眾故友中並沒有一個叫王雲的!”陸放翁搖了搖頭,嘆息一聲:“此人不誠,不見也罷!”

“是,山長,小人這就過去將他打發了!”少年門僮抬頭小心的看了陸放翁一眼,就要去接陸山長手中的書信。

陸放翁想了想,還是決定先拆開那封書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