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江寧之後,明劍趁機改革朝廷的制度。
隋朝一開始是實行的州和縣兩級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後來楊廣繼位之後,又改成了郡縣制,廢除了州這一級。
按照明劍幾個穿越的經歷來看,還是恢復州、郡、縣三級為好。
因此,他將在大漢位面的制度搬了過來,重新將隋朝天下分為十五個州,而目前朝廷只佔據了洛陽.江都、海陵、丹陽以及江寧這幾個地方,十五個州的地盤,朝廷只佔十五分之一,真是太少了。
明劍一面厲兵秣馬,準備大舉進攻江淮,一面派人下詔書,勒令天下諸侯馬上上表請罪,朝廷既往不咎。否則,一旦朝廷大軍殺到,首領人物一律殺無赦。
這是明目張膽的武力恫嚇,以及用天子之威懾服各路勢力。
其實朝廷在一個月之內,連續攻克海陵、丹陽、江寧三座重鎮,也震懾了天下各方勢力。
原本在正反兩個集團的較量中,朝廷節節敗退,損失了大片的土地,反賊們是非常有心理優勢的。但是現在朝廷突然發威,這就讓大家心裡有些忐忑了。尤其是杜伏威,他直接面對朝廷的反擊,有可能很快就被朝廷抓住。
因此,杜伏威馬上向各地增兵,嚴防朝廷大軍,在水路,他更是設下了很多陷阱,不惜掐斷長江航道。比如打下又長又粗的木樁,阻止船隻靠岸,或者撒下水網,船隻一旦進入水網,將會被拖住無法前進等等。
每座城池,他也都增加了兵力,不惜全部的兵力,顯然就是為了防止朝廷佔領江淮。
杜伏威顯然不想放棄眼下的生活,若是投降朝廷,即便不被清算,也肯定好不了,而他現在可是一方諸侯。
......
而洛口的竇建德也加強了兵力,洛口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扼守住了大運河北上的重要通道,這也是前任楊廣乾脆放棄中原留在江都的重要原因。
竇建德跟杜伏威的想法差不多,都是防著朝廷大軍從水路進攻,當然了,竇建德也準備好了退路,一旦抵擋不住朝廷大軍,他就會退回河北。
......
瓦崗軍在進攻洛陽的時候,也派出了一部分兵力,預防朝廷大軍切斷其後路。
正在圍攻洛陽城的李密,也派出了多路斥候,時刻關注朝廷的動向。倒是洛陽城中的隋軍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精神鬥志都上了一個新臺階,大將王世充也尋機派出人去,向朝廷搬救兵,打算將瓦崗軍一網打盡,消滅在洛陽周圍。
歷史上,王世充後來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將李密的瓦崗軍誘使到了邙山,將數十萬瓦崗軍殺死殆盡,就連李密也都差點死在了洛陽。而這一戰之後,瓦崗軍徹底分崩離析,不久就走向了末路,大部分將領投靠了李唐。
......
關中。
新隋朝的朝會在進行之中。
丞相李淵得知朝廷的突然變化,嚇了一大跳,馬上就召集文武大臣開會,商討對策。
“諸位,太上皇在江都窮兵黷武,試圖做垂死掙扎,如果讓他翻盤,我等都將死無葬身之地。諸位都說說看,如何應對。”
李淵直接饒過了他立的皇帝楊侑,對大臣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