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四章 副本空間

十天之後,薊州城。

三十萬大軍集結完畢,這三十萬大軍,全部都是騎兵。

而三十萬大軍的背後,則是五百萬預備役,明劍依然將預備役這一制度延續到了漢朝,佔領一座城池之後,就將把防禦和發展的任務交給預備役來做。

隨著明劍一聲令下,漢軍出了薊州城,向匈奴人的汗廷頭曼城撲了過去......

匈奴人猝不及防,被漢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很快就丟棄了上千裡的土地。

兇猛的大漢騎兵和匈奴人一交戰,馬匹的優勢雖然不明顯,但是馬鐙和馬鞍的優勢,卻令匈奴人黯然失色。而匈奴人這麼多年一直都在刺探馬鐙和馬鞍技術,但是,他們沒有成功。

再加上大漢士兵的素質,比匈奴人強了不少,飲食營養豐富、訓練質量更高的漢軍,基本上可以一個打匈奴人三個,即便是單兵作戰,匈奴人也不是對手,再有了,漢軍長期以來被灌輸的都是團隊協同作戰的思想,運用分割包圍的戰術,如此一來,每一戰,都毫無懸念的是漢軍獲勝。

匈奴人一開始還不服氣,屢次選擇和漢軍硬碰硬,但每次都死的很慘。

到後來,匈奴人看到漢軍就跑,完全一副被打怕了的樣子。

就連匈奴人的指揮系統,也被漢軍的強勢出擊,弄得束手無策。

因為他們可沒有什麼堅城,這大草原簡直沒有什麼障礙。面對漢軍的瘋狂進攻,匈奴人擋都擋不住。

派人求和,明劍又不準,這讓老上單于焦頭爛額,只能一邊調動兵馬,一邊期待敵人犯錯,同時,希望老天幫忙,來點自然災害什麼的。

明劍一邊下令大軍快速推進,一面又命後軍負責補給,通知下令預備役接手攻下來的地盤,安撫當地百姓。

這個過程很重要。

欲速則不達,明劍以穩健著稱,一面進攻,一面建設佔領區,大量的水泥和石頭被不斷的運送到草原上,建立起一座又一座的小城池。

這些城池之間,均有馳道,相互間的呼應非常好,加上漢軍的騎兵數量不少,可以相互馳援。而且這也有利於內地物資的運送,在開始的幾年之內,這些地方恐怕都要依賴於內地物資的支援。

一年之內,匈奴人就被漢軍連敗十五場,漢軍一舉推進到了滹河城下,此地距離頭曼城,已經很近了。

隨著氣候的轉冷,明劍下令主力部隊停止攻擊,轉為零星攻擊。

而在佔領區,明劍下令遷移了大量的漢人,以豐厚的土地面積分給他們,換取了五百萬漢人的大遷移。老百姓自古以來對土地都是情有獨鍾的,遷移到北方,每個人分配到的土地,至少是在原來地方的五倍,這就意味著一遷移,就是地主了。

這麼多漢人移民,直接就將佔領區變成了漢人聚居區。

而為了應付寒冷的天氣,明劍將暖炕技術給弄了出來,有了暖炕,漢人就能夠在寒冷的北方生活下去了。他先教會工匠,工匠再帶徒弟,在各地加班加點的生產暖炕。

北方的露天煤礦很多,明劍下令開採煤礦,用燃煤,解決過冬的問題。

經過實地調查,明劍對此完全放心了下來。

整個冬季,漢人沒有被凍死的,漢人的牲畜也凍死的很少。

大漢的政策,讓匈奴人的生存空間被嚴重的壓縮了,這讓形式越發的對匈奴人不利了。

明劍這個時候又開始了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的政策,開始分化匈奴人。

因為連連戰敗,老上單于的威信受到了嚴重的削弱,不少人都對老上單于不滿。

沒過多久,就有不少部落的匈奴人投靠了過來,進入了大漢的佔領區生活,面對漢人的生活環境,這些匈奴人突然產生了寧為漢人狗,不做匈奴人的想法。

當他們也能過上漢人的生活的時候,匈奴人的狼性,開始被逐步同化掉了。

一個冬天過去,匈奴人只剩下了十萬戶不到!很多匈奴人都跑到了漢人的生活區,加入了大漢的國籍。

針對這些匈奴人,明劍很快將他們分散開來,同時下令匈奴人和漢人通婚,並要求他們改漢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