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族人幾乎全部被殺,而且被株連甚廣,親戚朋友都跑不掉,少帝也在混亂之中,被殺!
......
風雨過去之後的未央宮,群臣集會。
總結了一下這次平定諸呂的行動之後,誰繼位做皇帝,又成了大臣們議論的焦點。
陳平第一個說道:“攝政王,諸呂已經完全被剷除,如今大漢皇位空懸,攝政王乃高祖嫡子,又有大才,請攝政王即皇帝位,統領大漢繼續前進!”
周勃也站出來力挺:“沒錯,這次能夠平定諸呂,攝政王當居首功,而且,攝政王治理代國的經驗,讓我們諸位大臣都心服口服,老臣也請攝政王馬上即皇帝位!”
“請攝政王即皇帝位!”
眾大臣紛紛高呼起來。
明劍很滿意,這個副本的體驗,他幾乎是全力而為,錦衣衛是他最滿意的手筆,在這次行動中,錦衣衛立下頭功。
回去之後,錦衣衛的建設,應當擺在重點,大宋比大漢更加發達,錦衣衛的作用應該更大才對。
不過面對群臣的高呼,明劍還是一再謙讓,希望在諸侯王大會之上,再行決定。
因為大漢的制度是這樣,集權並不明顯。
諸侯國的勢力雖然不比東西兩週,但依然還是可以左右朝廷的一些決策。
到時候開諸侯大會,明劍會丟擲一些大手筆,讓諸侯王們心甘情願的奉自己為皇帝。
加上群臣的支援,自己這個皇帝就能坐得安穩了。
他便說道:“諸位,誰來做皇帝,應當由各諸侯王商議一下才行,天下是劉氏的天下,孤應當徵詢他們的意見,各位就不要勉強了,等諸侯王大會之後,再行定奪吧。不過,朝廷的事兒一日不可耽擱,諸呂留下的空缺,必須馬上補上。諸位還是先將這些空缺的提名報上來吧!”
大臣們一看明劍如此謙讓,心裡更加堅定了要讓他來當皇帝的決心。
經過商議,丞相的職位直接被合二為一,大漢只有一個丞相,不再設定左右丞相,陳平擔任丞相眾望所歸。
明劍同時大膽提出改革,不再設定三公九卿,改為六部制度,大膽的試驗,同時大批啟用年輕官員。
現在的老臣們一個個都年紀不小了,幹不了幾年了,年輕官員就必須培養起來,並迅速走上崗位做實事。
這一點,大臣們一時半會兒還很難接受,不過在明劍耐心的解釋了好幾次之後,一些大臣開始接受。
裁減多餘的人員,精簡機構,節約朝廷的開支,這是必須要走的。
更多鼓勵功勳大臣經商,這也是明劍提出來的建議,要想世代富貴,必須靠自己才行,絕對不能世世代代都賴在朝廷身上,當吸血蟲。
連續幾日的議論,大臣們被明劍提出一個個的先進議論給震動得不輕,這些超時代的理念,徹底的將他們的意識給顛覆了!
朝廷的制度最後被確定了下來,就按照六部制度來實行,諸侯國的制度,明劍卻另有所想。
根據自己的經驗,諸侯國的存在,絕對是取亂之道,但現在的這個時代,要馬上就取締諸侯國,卻又不怎麼可能,否則,肯定又會是一場大亂。
如何將諸侯王們的目光轉移到別的事情上,是明劍現在要考慮的東西。
而諸侯王大會,也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