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蘇航的作品,九叔先是讚許地點點頭,但隨即又道:
“但你的這些作品,卻只能算是徒有其形,完全發揮不出真正符籙的效果?知道是為什麼嗎?”
蘇航搖了搖頭:
“弟子不知。”
九叔道:
“有句話說得好,畫符不知竅,徒惹鬼神笑,畫符知了竅,驚得鬼神跳。
一般的符籙,什麼符頭、符腳,都只是細枝末節,只要你不是太過逾越,對效果的影響其實微乎其微,真正的關鍵,還是在這符膽上。”
蘇航似懂非懂,九叔就繼續道:
“這麼說有些空泛,就以‘安神符’為例,符頭不論是‘敕令’,還代表三清的三勾,都完全沒有任何影響,真正的關鍵乃是在你自己身上。
下筆時,要配合相應的符膽,將自己的精神凝結於筆尖,這樣,符籙才會真正地有效果。”
“配合相應的符膽,將精神凝結在筆尖?”蘇航撓撓頭,不解道,“究竟要怎麼做呢?”
蘇航倒是能將自己的真氣灌注到符筆裡,可是將精神凝結在筆尖,蘇航就有些迷惑了。
九叔輕輕拍了拍蘇航的肩膀:
“很簡單,多加練習就行了,真正有效的符籙,你畫出來的時候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不是吧?”蘇航完全沒想到,九叔會給出這樣的回答,“師傅,就沒點更加具體一點的提示?”
九叔無奈地攤攤手:
“很遺憾,你師祖當年也是這麼跟我說的,而且那種感覺也的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心無雜念,越是急功近利,就越是難領悟其中的精髓。”
心無雜念?
蘇航若有所思,這一點他倒是不陌生,每次採氣的時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心無雜念。
既然如此,那麼——
心若冰清,天塌不驚……
蘇航默唸空明心經,閉目調整了一番自己的心情。
片刻後,蘇航重新睜開雙眼,眸子中無悲無喜,一片清明。
這是——入靜了?
看到蘇航的表現,九叔已經徹底無話可說了。
要知道,當初的他可是在師傅的指導下,一直練習了近一年,才第一次進入了入靜狀態。
而像蘇航這樣,如此快速地入靜,更是修行了十多年後才能勉強做到的事情。
可是蘇航如今才八歲,便能輕鬆做到這一步,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就在九叔驚歎的目光中,蘇航提起筆,輕車熟路地在符紙上勾勒了起來。
而蘇航也終於知道九叔說的,究竟是什麼感覺了,蘇航只覺自己眉心一跳,一個似是而非的圖案突然躍入自己的腦海。
有些像是作為符膽的“寧”字,卻又有些微妙的區別。
蘇航還想要繼續觀察,這個圖案卻已經消失不見了,蘇航回過神才發現,不知不覺當中,自己已經將一張安神符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