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擔心陳氏奪了她的好差事是一個原因,防礙她在廚房裡偷吃又是另一原因。在這生活條件不好,物質匱乏的古代,要養得膘肥體壯可不容易,可姚氏和杜錦壽都胖乎乎的,可見姚氏在廚房裡摳了多少油水。
說了這麼兩句閒話,她這才拉了拉陳氏的袖子,湊近她的耳邊,把杜雲年在外面欠了賭債,她擔心杜雲年再算計杜方菲的婚事的事兒說了。
陳氏大吃一驚,急道:“這可怎麼辦好?”
“娘,您就沒有幫大姐相中的親事?”杜錦寧盯著陳氏問道。
在這古代,只要是為女兒著想的人家,都會在女兒十三歲時就開始考慮她的親事,這樣到女兒十六歲時出嫁,也有三年的時間可以從容挑選,不至於因太過倉促而選錯了人家。
雖說原先小三房的境況不怎麼好,但陳氏是個把兒女都放在心上的母親,不會沒想過杜方菲的親事。
陳氏一聽立刻站了起來,拔腿就往外走。
杜錦寧知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見陳氏出去,也連忙跟了出去。
牛氏老兩口因著外面天冷,都縮在屋子裡;姚氏在廚房裡忙活。陳氏母女兩個一前一後地出了門,也沒有看見。
“你跟出來幹嘛?外面冷,趕緊回去。”陳氏出了院門走了幾步,這才發現杜錦寧竟然跟上來了,連忙想趕她回去。
“娘,您跟我往這邊走。”杜錦寧卻二話不說,拉著她就往村東頭走。那邊是田野,沒甚麼人家,正是說話的好地方。
這段時間杜錦寧就像小三房的主心骨,什麼事都是她拿主意,而且事實證明她都處理得很好。
陳氏見狀,沒有多說,跟著她去了村東頭。
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只有一點淡淡的月光。杜錦寧沒敢走遠,走到離村東頭那戶人家稍微遠一些,便對陳氏道:“娘,您要去找誰?”
“村西大槐樹下的孫家,你還記得沒有?”陳氏道。
杜錦寧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終於在記憶裡搜尋出了孫家的情況。
那孫家是這桃花村最窮的人家。家主孫大柱兒七八年前出了事斷了腿,癱在了床上,孫家嬸兒又是個藥罐子,常年吃藥的,做不了什麼事。偏這老夫妻兩個能生,足生了十個孩子,站住了六個。最大的已有二十二歲,最小的今年才五歲。
老大孫貴是男丁,早年就該成親了,無礙家裡父母都是拖累,下面還有一竄兒的弟弟妹妹,家裡又窮得叮噹響,哪個女人願意嫁到他家去?所以孫貴如今就成了老光棍。
杜錦寧吃了一驚,問陳氏道:“你想把大姐嫁給孫貴?”
一滴滴淚珠從陳氏的眼眶流了出來,她哽咽道:“我不想,我怎麼捨得?你大姐這些年跟著我,可吃了不少苦,我不想她出了嫁還過苦日子。”
她抹了一把淚:“可有什麼辦法呢?孟強的親事你都看到了,現在你二伯又來這一出。這農家娶媳婦哪裡出得起十五兩的聘禮?那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把你大姐給賣了,而且賣的定然不是什麼好人家。與其這樣,不如就嫁給孫貴算了。好歹他有手有腳,人也勤快老實。要不是有他爹孃和弟妹拖累,他何至於到現在沒成親?”